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宋家慧:向前是大海
//www.workercn.cn2016-06-28来源: 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更多

  “少一事不如多一事”

  1992年,宋家慧离开远洋系统,开始了职业生涯的一次转向———从“冒险”到“安全”。海监海事履职9年后,2000年进入交通部救助打捞局,开启十几年救捞事业生涯。

  救捞的核心,是挽救与保障。宋家慧说,这符合他的价值观,“人不可能不为自己活着,但时一个人只为自己活着,人生毫无意义!”

  2001年,宋家慧牵头组建第一支海上救助飞行队。2008年,他遇到了关于飞行队的一次历史性考验———当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救援需求强烈。但是,刚刚从法国进口的救援直升机还没有取证,飞行员也没有取证。飞还是不飞?

  “如果把汶川地震这一中华民族面对的灾难比作一场战争的话,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因为没有取证就不飞了吗?”5月13日,宋家慧将这一情况报交通运输部,16日,直升机到达灾区,实施空中立体救援,在救灾现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我没有去现场”,宋家慧说,他先后派出一名副书记和两名副局长,赴灾区慰问和了解情况,自己却一直没有动身,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我随时准备承担责任”———直升机没有取证,也没有过高山丛林救助经验,行动必定伴随巨大风险,虽然经过反复论证、“有把握”,但心始终是“悬着的”。

  结果证明,救援行动很成功。

  当年7月20日,在救援庆功会上,交通运输部领导在大会的讲话的一句话让宋家慧热泪盈眶,“如果在这次汶川地震不派飞机去救援,你们将终生遗憾。”宋家慧说,“有些人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我是‘少一事不如多一事’,这一定会增加风险,甚至可能是冒险,不过我也相信,有善意的初衷和充足的信心,往往能有好结果。”

  采访过程中,宋家慧不止一次说起“责任感”、“精神的力量”,他面对海上救援队平均不到30岁的飞行员,也常常这么说,“你们从这份工作中获得的报酬可以计算,但是社会价值、精神价值怎么衡量呢?那就是要让所有认识你的人为你感到骄傲……事业是人干的,人需要精神支撑,而精神支撑中最根本的,就是时时刻刻都保有爱国的情怀。”

  在他看来,海上人命救援,是党和国家撒向大海的德政工程。海上的救助飞行队正是在民航不能飞的时候飞,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工作,保证安全更要奋力救援,如果心中没有国家没有大爱,对国力支持没有信心,定是做不好这项工作。

  在救捞局当局长那些年,他以“管理上很严”著称。他要求下属们在任务下达后先说“行”,因为他相信事在人为,要让大家在承认困难的前提下,敢于克服困难,建立信心。

  因为专业过硬、责任心强,从2000年神舟2号起,宋家慧还带领交通部救捞系统,先后完成神舟4号到10号的海上应急安全保障任务,宋家慧本人还被总装备部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着落场副总指挥,获得曾宪梓载人航天特殊贡献奖。“每次发射时,都是我们在海上为宇航员筑起的生命线‘绷紧弦’的时候”,宋家慧说,做这件事的时候,肩上都是责任,但是心中充满了骄傲。

  2001年5月,宋家慧还担起“拖带‘瓦良格’号回国工程”交通部专家组组长的重任,负责组织交通系统力量,将著名的“瓦良格”号从乌克兰经土耳其海峡拖带回中国。2012年,在大连,由瓦良格号改建而成的“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成为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虽然宋家慧等当年参加任务的专家没有亲临交接仪式现场,但他们特意聚在一起,观看了交接仪式实况转播。当看到神圣的军旗交于海军官兵那一刻,都留下了激动的眼泪。

  “有时候我就在想,人跟人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又是不一样的。如果时光倒流,回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候,我们都会做什么样的人生选择?生活中一旦没有那种挑战和考验,就看不出真正的不同。”宋家慧觉得,不管是远洋航行生涯,还是从事救捞事业,或者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自己的心始终是热的。

  说起党员干部应有的秉持、修养和责任,宋家慧还分享了自己的“入党故事”。

  1973年上大学前,宋家慧的哥哥向他提出两点要求:一是不能谈恋爱,要以学业为重,认真学本领。二是要在大学期间好好表现争取入党。大学期间的宋家慧表现优秀,在支部大会上获得全部通过,但由于当时处在“文革”阶段的种种原因,宋家慧没能在毕业时候如愿入党。

  “入党已经是在海上了”,1979年4月,作为船员的宋家慧,终于在船上入了党。因为党员光荣得来波折,宋家慧更加珍视这个身份,“我在心里宣誓,要对得起这个身份,对得起国家。”

  在宋家慧看来,这也正是他精神能量得以充实的一个源泉。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