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屠呦呦:铸就青蒿素抗疟传奇
//www.workercn.cn2017-01-10来源: 科技日报
分享到:更多

  良药诞生

  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以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青蒿素类抗疟药,成为疟疾肆虐地区的救命药。

  临床验证结果良好。下一步,就是尽快找到这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弄清楚这到底是什么化合物。

  据中药所有关研究人员回忆,由于当时对青蒿的了解不太多,不论对有效成分的部位还是提取工作都处于摸索阶段,研究人员各自对提取工作都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屠呦呦课题组的倪慕云设计了有效提取物色谱柱分离的前处理,但未能分离到单体。组员钟裕蓉在倪慕云的色谱柱前处理基础上,于1972年11月8日,改用硅胶柱分离,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石

  油醚洗脱,最先得到含量大的方形结晶,编号为“结晶Ⅰ”;随后洗脱出来的是针形结晶,编号为“结晶Ⅱ”,这种结晶含量很少;再后来得到的另一种针形结晶,编号为“结晶Ⅲ”。12月初经鼠疟试验证明,“结晶Ⅱ”是唯一有抗疟作用的有效单体。11月8日,也成为课题组认定的青蒿素诞生之日。

  其实,在漫长的抗疟狙击战中,全国多家科研机构一直协同作战。1978年在扬州召开青蒿素鉴定会时,主要研究单位就列了6家,主要协作单位有39家,参加鉴定会的人员达到100多人。这些单位用青蒿制剂和青蒿素制剂进行了6500余例临床验证。

  新一代抗疟药物最终诞生。1986年,青蒿素类抗疟药获得卫生部实施新药审批办法以来的第一个新药证书。

  屠呦呦的工作,并没有止步于发现青蒿素。1973年,她工作的重点就转向了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青蒿素结构中的过氧基团是抗疟活性基团,部分双氢青蒿素羟基衍生物的鼠疟效价也有所提高。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的开发研究工作,是屠呦呦及其课题组对中国乃至世界做出的又一重要贡献。

  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以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青蒿素类抗疟药,成为疟疾肆虐地区的救命药。如今,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已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疾标准疗法。

  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在讲述青蒿素发现的意义时说,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

  大奖砸来

  “屠老师就不太关注奖项。她最常说的,是想让青蒿素物尽其用。”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4日凌晨,在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屠呦呦接过了奖杯。她说:“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无可否认,青蒿素类抗疟药,是举国体制的成果、集体主义的结晶,也是自主创新的杰作。拉斯克奖,看重的是谁为科研成果做出决定性贡献。评委会认为,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药的发现,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

  有学者撰文表示,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如此重量级的奖项,注定将会载入我国科技史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结论”。

  4年后,又一个重量级奖项来了。

  2015年10月5日17点40左右,刚一下飞机,曹洪欣就发现自己的手机爆了。大家都在说,屠呦呦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8点,消息得到证实。

  屠呦呦是从电视上知道的。这样的大奖突然砸过来,无数眼光投向这位此前一直低调的药学家。屠呦呦对登门的记者说,我要跟你吐吐苦水,现在满世界都是屠呦呦了。

  今年已经86岁的屠呦呦,很少曝光。最近的新闻,是她在自己86岁生日之际,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资100万元,设立“北京大学屠呦呦医药人才奖励基金”。

  这部分钱,来自屠呦呦的诺奖奖金。奖金约合300万人民币。她捐了100万给中医科学院,捐了100万给母校北京大学。

  此次,屠呦呦又获得一项大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屠老师就不太关注奖项。她最常说的,是想让青蒿素物尽其用。”屠呦呦的助手、中药研究所研究员杨岚说,屠呦呦更希望的是奖项能激励更多年轻人去做创新性工作。

  抛掉光环

  “抛掉奖项的光环,回归本真,科研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医学科研的目的,就是缓解人们的病痛。当年的研究,不是为了得奖,也不会有人想到得奖。”

  屠呦呦觉得,她的工作还没有做完。有媒体记者在诺贝尔奖得主的新闻发布会上问她,诺贝尔奖会给她的科研带来什么改变。屠呦呦直言,我关心的是青蒿素耐药性的问题。至于得奖之后会怎样,她“不大感兴趣”。

  屠呦呦不会说“场面话”,她就是直来直去,“是那种跟年轻人拍桌子,也跟老人拍桌子的性格。”曹洪欣说。每次开会,屠呦呦从不说什么“这好”“那好”,而是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比如,曹洪欣在中医科学院任职期间,她就向其要求,能不能多给点资金,让其团队能深入进行青蒿素适应症的研究。“执着,对青蒿素特别执着。她这辈子就做青蒿素,一说青蒿素眼睛就亮。”

  屠呦呦思虑着青蒿素的未来。她严肃地指出,这些年来,没有很好地组织进一步研究,一直到现在,青蒿素的抗疟机理也没有弄清楚。“一个新药只有把机理搞清楚了,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抛掉奖项的光环,回归本真,科研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医学科研的目的,就是缓解人们的病痛。当年的研究,不是为了得奖,也不会有人想到得奖。”谈起屠呦呦和青蒿素,张伯礼一再强调“褪掉光环”。他说,更应考虑的,是如何把尊重原创和发挥团队精神有机结合。

  张伯礼总结出了青蒿素精神的内核:医学研究应该围绕临床的重大需求;在方法上应该把传统中医的经验智慧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个人发明和团队精神、举国体制相结合;科研人员要淡泊名利,静下心来。(张盖伦)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