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追忆中国大陆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图)
//www.workercn.cn2016-09-21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1951年,在国外留学的她和华罗庚等科学家同乘“将军号”海轮回国,张丽珠参与建立了北医三院,创立了医院的妇产科,见证了生殖医学中心从原来只有50平方米、两间小屋大小的试管婴儿室发展成了今天2500平方米独栋楼的规模。

  试管婴儿项目刚开始,研究小组就挤在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实验空间,连显微镜也没有,很多仪器、器皿都是张丽珠出国交流时买回来的,严重匮乏。没有恒温箱,就把试管放到保温瓶里,从五楼下到一楼,再一路小跑穿过操场,送到解剖楼的二层。买不到培养液,只能自己在实验室摸索配制。

  取卵用的穿刺针本该是一次性的,却不得不反复使用,难免变钝,张丽珠为了让针头“恢复原样”,找到钟表匠磨针头。在同事眼里,张丽珠“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即使是刚到北京时,张丽珠人生地不熟,也是什么事都冲在最前面。很多人怕担责任,总要等她来做手术最关键的部分。不管是大出血还是别的什么疑难杂症,她都敢动手做。“文革”下放农村时,面对难产的母猪她也毫无惧色。

  做出了大陆首个试管婴儿,老太太没有功成身退。到了1989年底,她又在原有基础上开创出了B超下一根针取卵,使临床妊娠率从早期的6.4%上升至32%,活婴率达到20%,一下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76岁那年,张丽珠终于“名义上”退休了。可她还坚持出门诊,直到80多岁,周末都不休息。她每天很早就来到医院,遇到雨雪天气,科室就会让年轻人赶到她家,搀扶她坐班车。

  她总会随身带着论文、书稿和期刊。很多人想方设法只为求得她的一张专家号,学生们会从各地打来电话来请教妇产科的问题,办公桌上的信件更是堆满又清理了无数次,永远都回复不完。在助手的眼中,她从技术的权威性,到个人的体力、工作的热情,“一点没觉得是一个年纪很大的人”。

  徒弟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严厉。每次张丽珠查房,护士和医师都会特别紧张,因为她无法忍受医生手拿病例照本宣科。曾有人忍不住给她写信,“您的严格有时还真让人受不了。”

  只有在工作之外,这个孕育了许多生命的“母亲”,才会显出慈母的模样。她的研究生刘平剖腹产时,张丽珠早早地就坐到手术室,看到手术过程中的疏漏之处,会不留情面地批评。刘平的儿子骨折住院,张丽珠和丈夫一声招呼也不打就来看望。

  张丽珠常常被自己诊疗过或是接生的人认出,激动地握手、鞠躬,节假日家里也总会有人拜访。很多人亲切地喊她妈妈或是奶奶,并在她的影响下进入了医疗行业,唯有亲生儿女有些怨言。儿子出生满月后张丽珠就去上班了,女儿也没能吃上一口母乳。女儿曾有一篇作文获奖,题目是《妈妈晚上又被叫出去抢救病人》。想起这些,张丽珠总会感慨自己母亲当得不像样,遗憾“没享受到许多天伦之乐”。

  但是,张丽珠并没有后悔,直到80多岁,她还记得自己做实习大夫时,在深夜被人叫醒。从宿舍到抢救室,她一路小跑,穿过了好几个庭院,伸手不见五指,也顾不上害怕。

  在她晚年写的集子《我的医教人生》中,她写道:“我初步意识到一个医生的一生,没有一时一刻能脱离自己的医疗工作。不论日夜,随叫随到,不能有半点疏忽。当一个医生面对病人时,实际上他正面对整个社会。”(实习生 王嘉兴)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