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赵五:环卫事业的“当代时传祥”(图)
//www.workercn.cn2016-10-27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安徽省临泉县张营乡人赵五,现任北京市石景山区垃圾清运队管工班班长。25年来,在首都环卫岗位上,赵五用诚信服务群众,用诚敬对待事业,用自己钻研的“赵五工作法”,把疏通管道的小事变成服务群众的大事,被誉为“当代时传祥”。

  寻找人生支点

   赵五是临泉张营乡于小行政村小李庄人,1989年的夏天,刚满十八岁的赵五来到北京,在石景山区环卫局当了一名临时工――粪便抽运操作工。刚开始接触这份工作,赵五很不习惯:总不能老干这又脏又臭又累的活儿吧。在犹豫之后,赵五一度离开了石景山环卫中心,随后南下广东,北上大连,尝试过多个工种。期间,赵五尝尽了世间的人情冷暖,也明白了生活的异样艰难。漂泊不定的生活,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人要实实在在,做事要勤勤恳恳,天上不会掉馅饼,好日子要靠自己辛苦劳动来创造!最后,赵五毅然回到了石景山区环卫中心,重拾他曾经认为又累又脏又臭的环卫旧业。在这里,他得到了同事的温暖,找到了生活的依靠,也明确了人生的支点。

   功夫不负人心

   在同事眼里,赵五是个一根筋,凡事都要做好做满意,他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干出个名堂。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苦练技术,成为环境卫生系统的行家里手!

   有一次,某公司污水管道被堵。在找了多家管道疏通公司无果后,找到了赵五所在的环卫中心。由于管道深埋地下五米,如果找工程公司挖开,每米要1万元!石景山环卫中心出动了疏通高压水枪,成效不大。赵五主动请缨,用竹篾子一探,很快有了答案:“是沙石堵住了管井。”赵五拿起铁钩子,跳进井中,用铁钩不断钩、搅沉淀的泥沙,并配合水枪的压力,没多大工夫就疏通了管线。

   石景山体育馆由于连日降雨,附近管线发生下沉,严重影响到周边群众生活。当赵五奉命赶到现场时,8米多深的污水井已经无法用人工探测,而且井里的沼气随时都会带来生命危险。凭着积累的经验,赵五判断下面有了塌方,经过仔细分析、摸排,很快锁定了塌方的位置。赵五不顾危险,第一个下到井里,在管道1米远处找到了坍塌点,由于管道内空间狭小,根本使不上铁锹,他就用手一点一点往外掏,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当清理完毕从井下上来时,赵五已经筋疲力竭。

   勤奋练就绝活

   凭着一股子倔劲儿和认真钻研的精神,赵五查遍了石景山区所有的污水管道,掌握了污水管网的分布走向,协助有关单位查出被建筑物、道路维修及小区绿地覆盖的污水井、化粪池500多座,对石景山区地下2000多个污水管道的走向和流程了如指掌,成了疏通污水管道的“土专家”和地下污水管线的“活雷达”,先后处理管道堵塞冒水7万多次,下井作业300多次,疏通管道30多万米(相当于从北京到邯郸的距离)。在没有探测仪器辅助的情况下,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赵五准确判断并查出污水管道坍塌540多处,给施工单位节约经费300多万元。

   在工作中,赵五摸索出了一套仅靠竹篾子伸到污水管道内凭感觉就能知道污物堵塞的具体地点、堵塞物品的大概情况的技能,并独创了《赵五工作法》,成为石景山区环卫职工培训的基础教材。

   为了在工作中独挡一面,赵五又自费学习了驾驶技术,又当司机又当管工。他还自制了很多竹皮子,尽量少用机器,节约工作成本。为了方便群众,赵五把自己的电话写在值班室,随叫随到。对赵五来说,环卫工作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他毕生奋斗的事业。

   荣誉再添动力

   光阴荏苒,一转眼,赵五在北京环卫工作岗位上已经干了二十年。2008年6月,赵五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从此,他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赵五默默告诫自己:要更加努力工作,像老前辈时传祥那样,用一人脏换来万家净!

   2010年4月,赵五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2011年当选为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协委员,2013年入选“中国好人榜”。2015年,赵五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安徽省道德模范。一连串的荣誉让赵五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强大的力量和满满的自信。

   赵五说:前20年,是临泉这块土地的养育给了他追寻梦想的强大动力;后20年,是美丽首都的包容了他给了他实现梦想的支点。在他看来,他乡奉献心里一样甜美。(陈思)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