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王才:毫厘之间“绣”出完美焊缝(图)
//www.workercn.cn2016-09-14来源: 中工网——《劳动新闻》
分享到:更多

毫厘之间“绣”出完美焊缝
——一汽解放车桥分公司冲焊车间青年技工王才夺得国际大奖的背后

  王才在认真焊接

  2016年4月份一个周六的早上,阳光明媚,一大早,长春市兰家镇的一间训练室里,一汽解放车桥分公司冲焊车间的青年工人技师们早早赶到40公里外的这里,挥汗如雨地工作着。

  “主任,又出现新问题了,焊的时候又咬边了。”青年技工王才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沮丧地说。每周末来到这个训练室,一汽解放车桥分公司冲焊车间主任边清沾几乎都会看到他们失败的状态,他们是在为6月份的“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做准备,而这次的比赛难度极大。“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是一次被誉为焊接行业的“世界杯”的高水平、高规格的国际赛事,是国际同类比赛中项目最多、参赛国最多、参赛选手人数最多的一次比拼,集中了欧洲、亚洲的顶级焊接高手,技能精湛、手上功夫过硬,绝大部分国家的参赛代表都是该国国家级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选手,全部是“焊接国手”。

  9月初,回想起那段紧张的备战日子,虽然已经过去了4个月,但王才仍记忆犹新。

  传统焊接技术并不是汽车行业的核心工种,而国内的参赛企业都是中海油、中石油、中国核电等以焊接为核心技术的央企。面对国际、国内最顶尖的选手,对于一汽解放车桥分公司这些第一次参赛的年轻人来说,压力可想而知。比赛的准备时间仅有短短的40天,紧张的气氛压得大家几乎喘不过气来,难题又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嘉克杯”焊接大赛设置了机器人焊接、焊条电弧焊、气焊,氩弧焊、混合气体保护焊、成品件焊接、非规定项目焊接及优秀论文等8个项目,尤其突出了作为智能制造基础的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王才等青年技工最近就在致力钻研机器人自动化焊接技术。

  时间退回到4月份的那个周末。休息了一会儿,回过神来,王才又开始琢磨刚才出现的问题。焊角咬边是特别容易出现的情况,因为比赛对焊缝的精度要求高,误差范围仅为0.5毫米,焊接机器人手臂再灵活也是机械的,遇到拐角时,360度的旋转难度很大,而一个小小的偏转就会直接造成咬边,比赛结果就是不合格。针对这个薄弱点,王才反复琢磨怎么样才能让焊缝尽量不出现偏差。他掏出自己做记录的小本子,厚厚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地写着焊接机器人的相关参数和经验,他看着本子陷入了沉思。

  难题萦绕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王才吃饭也想、睡觉也想、工作也想,终于在苦思冥想了好几天之后闪现出一个点子——制作一个焊枪角度尺,这样能给机器人焊枪一个扶持力,焊枪的角度也就相对更容易固定了。点子有了,王才就找来废旧材料自制了焊枪角度尺。有了焊枪角度尺,机器人果然走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线,咬边的现象彻底消失了,王才松了一口气,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长春,只有兰家镇的这个训练室有符合比赛要求的焊接机器人。备战的日子里,王才每天都要去40公里外的训练室,早上5点从家出发,晚上关门了才回家,到家时已是深夜。

  随着比赛的一天天临近,王才也练习得愈加认真,苦练之下,焊接机器人焊出一条条走线平顺、外观零瑕疵、误差小于0.5毫米的焊缝,王才感觉心里愈发踏实,对比赛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转眼就到了比赛的日子。北京6月的天气闷热,比赛场上气氛也异常紧张。操作着机器人的王才屏息凝神,眼睛紧跟着焊枪,慢慢焊出一道平滑、不咬边的弧线,专家评委认真鉴定后,一致认为焊缝堪称完美,王才因此拿到了第二名的骄人成绩!在高手如林的国际焊接比赛中,专注毫厘之间的王才“绣”出了完美焊缝,展现出一汽人的卓越风采。(刘长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