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杨有为:油田仪表的“安全卫士”
//www.workercn.cn2016-08-25来源: 中工网——《黑龙江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个子不高,短短的毛寸头,白净的脸上经常挂着一副灿烂的笑容。乍一看,他和刚毕业的年轻人没什么区别,可是当你真正面对他时,会被他眼镜片后闪烁着的睿智目光所吸引。年仅33岁的他,却担负着全厂仪器仪表计量检校的重任,他就是大庆油田采油二厂油气水计量专业技术骨干、工程技术大队仪表室副主任杨有为。

  扎根一线,打造过硬素质

  熟悉杨有为的人都知道,他干起工作来,就像一个旋转的陀螺一样,停不下来。

  参加工作之初,杨有为被分到仪表室现场四组,负责作业区现场仪表的维修、维护、校验等工作。凭借着一股钻劲儿,他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向现场学、向书本学,3个月就实现了独立顶岗。

  仪表抢修工作的随机性很强,无论天气好坏,白天黑夜,只要现场仪表出现故障,就必须马上解决,否则就会影响产量。去年5月份的一天,杨有为在单位值夜班,凌晨两点半突然接到南四联合站的报修电话,2号压缩机的控制盘内继电器出现打火现象。联合站作为油气运输中转的最重要一环,输气量较大,气压较高,如果不能及时修复全站将导致全站停产。杨有为立即赶到现场,一边测量,一边查线,最后发现是压缩机排污罐的浮球接线出现了短路现象。经过近半个小时紧张的抢修,终于修复了正常生产,也彻底打消了岗位员工的安全顾虑。

  创新探索,磨砺工匠精神

  工作11年的杨有为,如今已经成为大庆油田采油仪表科研的领军人。参加工作以来,他完成公司级重大技术革新、厂级技术革新九项,撰写技术论文12篇,还在2013年被聘为厂油气水计量专业技术骨干。对于创新,他有自己的认识:“创新,就是用更简单的办法解决生产现场难题,要适用、灵活、可靠。”

  2013年,仪表室接到了南七东工区等10座注入站350台混配比控制器的检定任务,但在用的水表检定装置与其连接方式不匹配,严重影响了注采方案的实施进度。

  为了在检定周期前完成工作,白天他和员工们加班加点抢进度,晚上他就一头扎进办公室,翻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测绘工具零件的技术指标。在原有的水流量计检定装置的基础上,通过改进配套法兰及快捷螺丝,他连续奋战近10天最终完成了检定装置的连接工作,填补了混配比控制器离线检定技术的空白。通过此项革新,年节约检定费用13万元,也为注采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在油田生产集输控制过程中,界面测量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艺控制参数,直接关系到油田生产安全。

  2015年,杨有为在工作中发现,智能液位显示调节仪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会出现输出信号不准确、液位到达上下限却不报警等情况,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通过上百次的测量,杨有为发现与其相关联16伏220谬法容量的电解电容经常出现容量不足的情况,进而导致调节仪内部24伏和5伏的直流电源不能持续供电。杨有为对电容进行替换,并更换了电源模块、保险电阻等易坏的元器件。

  通过以上步骤的逐步改进,使智能液位调节仪表的使用寿命得到大大的提高。截至目前,经他维修的此类仪表已经达到36余台,节约资金9万余元,此项革新也获得了油田公司级重大技术革新三等奖。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