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全国劳模王钦峰:“世上最怕‘认真’二字”(图)
//www.workercn.cn2016-01-18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王钦峰在检查轮胎模具(4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长国 摄

  新华网济南4月20日电(记者叶婧)从初中学历的进城务工人员成长为填补国家多项技术空白的工程师,完成这个天壤之别的身份转换,全国劳模王钦峰靠的是20余年一以贯之的“认真”。

  今年39岁的王钦峰,出生于山东高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便到家乡的镇办企业学习车床操作。1995年,他所在的维修车间被买断,成立了豪迈机械有限公司,他和工友们一起进入豪迈公司,现在是这家公司“电火花科研小组”负责人。

  在王钦峰工作的20多年里,最令他难忘的,是解决了机床烧结难题。1998年,豪迈公司投入全部资金,生产销售了20多台轮胎模具专用电火花机床。

  由于是新产品,这些机床存在缺陷,个别产品甚至影响了客户的正常生产,导致客户怨气很大,有的要求退货。当时负责售后服务的王钦峰,不是独自背着沉重的仪器在外面给客户维修产品,就是照着书本修改图纸,反复试验改进产品方案。

  自此,王钦峰一心扑在解决机床“烧结”的难题上,为之痴迷。有一次王钦峰下班骑自行车回家,因琢磨技术走了神,竟然撞到了田埂边的草垛上。就是凭借这股“傻”劲儿,1999年底,王钦峰发明的“电火花防弧电路”终于研制成功,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解决了机床“烧结”难题,成为我国电火花行业一大革新。

  参与设计研发首台轮胎模专用电火花机床及全国领先水平的第一代电气柜,改进设计电极夹具,开发半钢模具加工工艺,加工试验电加工镜面……王钦峰用不断的创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大家眼里,王钦峰是一个做事认真到有点“轴”的人,但就是凭借这股认真劲儿,王钦峰“干啥啥行”。工作至今,王钦峰已经换过十几个工作岗位,从开始的操作工到机械设计、电气设计、售后服务、研发,到后来的车间主管、品保科科长、电火花小组组长,每个岗位都有出色表现。“公司的人都知道,把工作交给钦峰,没别的,就是放心!”公司总工程师王晓东说。

  公司研发部部长闫方清告诉记者,“5+2”“白+黑”是王钦峰的工作常态。“公司有员工做过统计,2014年,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王钦峰加班时间超过800个小时,这意味着他用一年的时间干了一年半的活儿。”

  虽然已经改进了80多项技术、装备,并拥有了自己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王钦峰依然对工作保留着最初的认真劲头。“世上最怕‘认真’二字。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只要认真,世界上就没有什么难事,普通工人也能成为专家,成为高技能人才。”王钦峰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