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王铁匠”的换、制、修、改(图)
//www.workercn.cn2015-12-08来源: 中工网——《四川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王家彦和工友自制具有防跑煤功能的自动闭锁放煤闸门。

  2015年8月,号称“王铁匠”的王家彦带领同事攻克了煤矿运输中打滑、窜矸、摩擦发热等技术难题,得到了矿工会的大力称赞。

  王家彦是川煤集团达竹煤电公司小河嘴煤矿机电队加工制作班的班长,因为打过铁,加上一双孔武有力的大手经常和钢铁打交道,工友送其一绰号——“王铁匠”。

  2014年3月,王家彦和副班长范元超开展技术攻关,经过多次摸索和实验,他们成功自制出树脂锚盘模具,每年为矿上节约材料费60万元。

  王家彦在煤矿加工制作岗位上摸爬滚打了30年,让他总结一个经验,他给出的答案是:要想干好加工制作,不能只会“换”,还得要“制”、也得要“修”,更得要“改”。

  煤矿每年损坏的设备部件、材料数量庞大,在别人眼里或许就是破铜烂铁,可在王家彦眼里就变成了金元宝。他对班组工友说,这些废旧材料,你要不懂它,那就是废品;你要懂它,那就是宝贝。

  经他妙手回春,该矿很多废旧的耦合器、盲轴、滚筒轴、机尾架,机头架、水泵轴等易损易耗件再次上岗。2014年,王家彦带领加工制作班修复耦合器25台,机尾架6台,机头架5台,水泵底阀10个,硬是从废料堆里刨回了10多万元。

  近两年,为了节约资金,矿上将以前外委的活儿,交给了加工制作班,在班组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任务比以前重了很多。可王家彦认准了“保住企业这口锅”的理儿,说服工友们主动承接了这些新任务,积极投身皮带运输机架子和跑偏托辊、刮板运输机链子和刮板、高压管接头等回收修复和地锚桩,挡车栏、工字钢、废旧皮带等回收改造项目上,年创效达20万元。(杨涛 文/图)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