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集安市科技馆荣誉馆长李青山:这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www.workercn.cn2015-11-11来源: 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集安市有这样一位老志愿者,致力一辈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他就是集安市科技馆荣誉馆长李青山。

  李青山自34岁担任集安市科技馆馆长以来,在25年的时间里,爱岗敬业,艰苦创业,实现了他“小科技馆也能有大作为”的信念,先后获得省级以上各种奖励达47项。2005年被国家10部委授予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2006年被国家科协、国家人事部评为“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并出席中国科协七大,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7年获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获吉林省“十大科技传播人物”称号;2009年被评为全国校外教育“终身成就奖”。

  走进集安市科技馆,展馆内设施齐全,整洁有序,展品的丰富多样,不禁令人感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李青山告诉记者,“科技馆今天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1987年,组织调我到科技馆担任馆长,当时科技馆大楼刚刚竣工,就是空楼,只有几张办公桌,一无经费,二无人员。”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李青山感慨万千。

  无奈之下,李青山和同事们向社会筹集资金,两个月筹到5万元,通化市科技馆赞助了120把椅子,省科协赞助了展教品,中国科协赞助了天文仪器,当地学校又赞助了桌椅,就这样,科技培训班、天文馆、科普展览馆相继成立。

  科技馆的筹备工作完成后,李青山开始策划首届集安市青少年科技夏令营。1988年,李青山的工资只有50元,即便他省吃俭用,也依然不够,经费的捉襟见肘并没有打消他的干劲。“那个时候经济困难,但我的学生们都不怕苦,和我一起捡废品卖,有的孩子手脚都磨破了,也依然不退缩,最后挣了107元钱。”就用这107元,34名学生带着行李、炊具、粮油和蔬菜,开始了第一次科技夏令营之旅。

  此后,李青山坚持每年组织夏令营、冬令营等集体活动。组织开展采制生物标本、知识竞赛、演讲、野炊、登山、营火晚会、航模比赛、反恐演习、野外遇险自救、艰苦生活体验、参观、考察、球赛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立、创新和竞争能力。现如今,集安市科技馆逐渐成为青少年的校外之家、第二母校、校外教育基地。从城市到乡村,从3岁的幼儿园孩子到高中、职校学生,每年有1万多人参加到各项活动中来,占全市中小学生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全省县级最大的科技活动场所。

  李青山注重青少年科普教育,根据青少年特点,组织开展了深受大家喜爱的快乐大本营、大自然探索、才艺大比拼等100多项活动,打造出“科技冬令营”、“科技夏令营”、“科考营”、“科技之星训练营”、“科技艺术节”5项科技教育品牌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寓学于乐,对科技、生活的思考更加深刻。在李青山的指导下,罗强发明的“水位自动控制器”和李军辉撰写的《保护集安古城命脉——通沟河》科研论文,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分别获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和省一等奖、全国提名奖。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