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穆沙江·亚森:“我的心里燃烧着一团火”
//www.workercn.cn2015-11-06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穆沙江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他发表的报道。本报记者 王雪迎/摄

  42岁的维吾尔族农民穆沙江·亚森一直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他喜欢穿一条布满口袋的“记者”裤子,说话时,眼神显得十分自信,“我的好奇心超过了全村所有人,甚至整个叶城县都很难再找到第二个!”

  穆沙江每天都得做三件事,收听广播电台节目、读书和写稿,否则他会浑身不舒服。25年来,作为通讯员,他在新疆的各类维吾尔语报刊上发表了近7000篇新闻作品(含图片)。

  很多人以为他做这件事能赚大钱,向他打探,“报道一篇能不能收入几百元?”

  “大多数时候换不来一份拌面。”

  “那还有什么意思?”不少人感到疑惑。

  穆沙江虽然没有工资,采访常常倒贴钱,但他说:“我的心里燃烧着一团火,我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当记者可以满足我的好奇心。”

  书房,这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棋盘乡吾让村可是稀罕事,穆沙江珍藏了百余本各类维吾尔作家的书,曾借过邻居一本,需要时才得知对方当柴火烧了。

  穆沙江的家地处昆仑山脚下的棋盘河谷深处,周围被一眼望不到边的荒漠包围。早年,这里的农民很少去棋盘乡以外的地方,倒是有些拿照相机的人不时会来到这个民族特色浓郁的地方问东问西,让河边玩耍的小穆沙江羡慕不已,后来,他听说那些人是记者。

  第一次走出村子时,穆沙江已经15岁了。他渴望见到外面的世界,常常打听城里的样子,父亲亚森决定用一只羊的收入来完成儿子的梦想。在荒漠看不清路的尘土中颠簸了4个小时后,灰头土脸的穆沙江望见闪闪发光的加满清真寺,他知道自己进城了。

  “那是一个彩色的世界!”逛了整整两天后,穆沙江抱着作家祖尔东·萨比尔的《探索》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后来,在村里当干部的父亲经常带回各类报纸供穆沙江阅读。16岁那年的冬天,穆沙江闲在家里没事干,他见过会计在存账本的柜子里攒了一麻袋书,就跑到乡文化站去借,却遭到拒绝。

  穆沙江越想越生气,他决定给《喀什日报》写一封反映信,“书是给老百姓读的,还是让老鼠啃的?”

  很快有了回音,报社分别给他和乡政府回了一封信,乡里专门为此召开大会,决定激活乡文化站的工作。

  那天,小穆沙江开始惊异于文字的力量,“我看到了希望”。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