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李英:熠熠绽放的“铜花”(图)
//www.workercn.cn2015-05-30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图为李英在检查造币带卷产品质量。汪恒玉摄

    在浓烟弥漫,炉火熊熊的炉台,在铸锭罗列,带卷堆放的生产现场,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位身材弱小的女性。只见她或手持测温仪全神贯注地测量带卷温度,或深入班组同生产一线职工沟通熔铸技巧。

    上炉台,下班组,一个个铸锭的“疑难杂症”在她手中破解,一块块优质铸锭在火红的炉台中诞生……她就是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熔铸厂技术科技术员李英。

    “搞熔铸工艺技术,看不见,摸不着,必须要靠科学的工艺、缜密的数据和严谨的态度支撑,才能产出优质铸锭产品。”李英如是说。

    用上“高山”,下“火海”,来形容李英经常重复的工作内容一点不为过。这位21岁就从中南大学冶金专业毕业后高材生,进厂8年来,把自己的心智和汗水都倾洒在了钻研铜加工熔铸技术上来。

    三米多高的炉台,要负责9台熔铸炉子的她,每天至少要攀上几次,上千度高温的炉温旁,她和班组职工一呆就是几个小时。把自己的理论和班组员工的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为的是一块块优质铸锭的产生。

    知情的人都知道,在熔铸厂搞技术工作,不仅要有体力,还得要经得起“烟熏火燎”。而李英却乐此不疲,举重若轻。

    搞铸锭切片实验,厚度40毫米、重达20多公斤的铸锭,每周她要徒手搬运到检测单位,蓝色的工装常常被铸锭染成黑色,往往一回到办公室,累得气喘吁吁的她摊到办公椅子上。笔者问她累不累,她却调侃地说:“这是个不错的运动项目,既增强了臂力,还能减肥。”

    每项新的产品研发,从参与审定新产品研发方案、熔铸切片工艺试验,到产品质量的评定,再到制定操作工艺步骤,都要付出辛勤的汗水。

    去年3月份,李英负责的造币带项目,用半连续铸造生产时,一个炉组生产的第一批产品成品率高达90%.正当她倍感欣慰时候,第二批造币带却“全军覆没”。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李英立即对生产的速度、温度、水压等数据进行反复比对。别人下班了,她却每天多加班两个小时,熊熊炉火,设备炉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在铜花飞溅的“火海”面前,李英戴上口罩、安全帽和手套的必备武器,冒着空气中弥漫的氧化锌等粉尘污染,耐着性子蹲在机器跟前研究脉络,寻找最佳破解途径与方法。

    脸上的汗水不停地流,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不知经过了多少遍地检查工艺、比对数据。两个月后,她终于成功地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

    “她是我们这里解决疑难杂症的高手!”谈及李英,熔铸厂技术科长游金阁向笔者介绍说。

    今年初,熔铸厂承担了为下游生产厂生产高端引线框架材料铸锭,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的李英,和大家一起投入到这项工艺制定。

    由于种种原因,开始生产出的产品成品率总是上不去,李英便先逐个排查配料、熔铸、转炉铸造几个操作工序是否有误。随后,又深入班组同操作工人们集体讨论、分析各种因素,整个生产过程,她从头开始全程梳理、寻找线索、思索症结。经过工艺固化,终于查出了影响成品率提升的症结,使第二代新型引线框架材料在熔铸厂顺利量产。

    烟雾弥漫,铜花飞溅,进厂8年来,李英就是在这样条件艰苦的生产环境中,在熔铸科技岗位上默默奉献,为企业的发展不断“掘金”,就像生产现场上飞溅的铜花一样灿烂……

    进厂8年来,李英先后获得4项国家专利,她负责的《新型熔铸辅助材料研究与应用》、《复杂合金锯切技术研究》、《铜及铜合金板、带、箔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额》项目分别获得中铝洛铜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今年又被企业评选为杰出青年。(李国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