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律师杨晓虹:打响公益法律服务品牌
//www.workercn.cn2015-04-26来源: 法制日报
分享到:更多

  “律师来了没有?”一次突发事件应急会议上,区长一进门就问。

  坐在会场中的杨晓虹立刻起身“报到”,脸上是标志性的从容自信,心中则漾起点点“得意”。当了14年政府法律顾问,她明显感到地位的提升。

  杨晓虹现任北京市潮阳律师事务所主任,代理过肖传国寻衅滋事案、非法占用农用地全国第一案等多起全国知名案件,是刑事诉讼领域的佼佼者。可如今,她的身影总是更多地出现在天然气爆炸事故善后处理、中央电视台新址火灾事件善后,奥运场馆国际招投标,以及政府的区长接待日上,她挂帅的潮阳律所更是成了朝阳区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参与法律公益服务的主力军。

  别人总觉得她有点儿“不务正业”,可她说:“做这些事我乐呵,十几年没白费,走到哪人家都觉得律师必不可少,特别欣慰。”

  爱听:“等会儿,我问问律师啊”

  潮阳律师事务所前身是一家知名国办所,2001年转制时,所里最年轻的杨晓虹独担重任。这么多年,杨晓虹最得意的不是个人业绩,而是成功保留了老所传统,在公益法律服务这条路上打响了品牌。

  2001年,杨晓虹和另外5名曾有过政府工作背景的律师一起,介入政府信访接待,成为最早的政府法律顾问。十余年后,只有杨晓虹仍坚守在信访接待大厅。

  “每次参加信访接待几乎都得忙一整天,有时午饭也没空吃。回到家,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可即便这样,杨晓虹也乐此不疲,“我感觉,信访接待时,律师作为相对中立的第三方比政府更好说话,而且用法律专业知识给老百姓做解释,他们反而更容易接受。”

  从信访接待开始,杨晓虹的政府常年法律顾问角色越“演”越投入。2007年,面对危改引发的集中上访,杨晓虹带着自己所里的律师直接走进危改社区,现场接访,能解答当场答,答不了的收集问题第一时间向政府反馈,并提供决策参考。这种方式,后来在朝阳区广泛推广,成为律师法律服务的一项新制度。

  2007年,朝阳区长虹桥的一根电线杆被风吹倒,造成两死一伤严重后果。杨晓虹临危受命,担起了事故的善后事宜。当时,由于事故责任迟迟未有定论,一名死者的哥哥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到政府信访。接手此事后,杨晓虹主动和受害人家属取得联系,安抚他们的情绪并了解清楚受害人要求。随后,她便开始查找电线杆的产权人,去电力部门了解事故电线杆的情况及电力部门内部运作流程,为了搞明白专业知识,她还专门请教专家、走访了多个单位。最终,她出具的《法律意见书》证据和论证相当扎实,获得政府认可,为受害人争取到了70余万元的补偿。事后,上访人不仅停止了上访,还对政府表示感谢。

  从信访接待,到央视大火、和平街爆炸等一起又一起突发事件善后处置,杨晓虹将大把精力投入到了给政府帮忙上。杨晓虹说:“我觉得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做我做的事。一方面,面对上访人的无助,我可以帮上一把,一旦问题解决,获得的就是既维护上访人合法权益,又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双赢效果。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我和大批律师的参与,对政府产生了影响,领导干部对法律越来越尊重,越来越讲求依法办事。每当我听政府工作人员说‘等会儿,我问问律师啊’,我都觉得自己的付出没白费,特有成就感。”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