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汪越:“小公厕”擦亮城市“大窗口”(图)
//www.workercn.cn2015-04-25来源: 中工网——《辽宁职工报》
分享到:更多

  “一缕缕沁人的芳香,一曲曲动听的音乐,一幅幅美妙的画卷,足以让你心旷神怡。”这是什么场所呢?这就是朝阳市街头的公共厕所。这个答案也许会让你吃惊,更会令你难以置信,但这的确就是事实。

   在朝阳街头,212座公厕就是一道风景,就是212个展示朝阳的窗口,就是一种文明。在风景和文明的背后,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朝阳市城市公厕管理大队大队长汪越。

   且不说汪越做得如何、做了多少,单凭市民对公厕的认可、以致外国友人对公厕的啧啧称赞,就足以说明对汪越工作的肯定。

   汪越,这位在环卫战线上工作了32年的女工,随着时间的跨越,她从如花少女到清扫员、再到淘粪工。32年,她用敬业和奉献、用执著与忠诚描绘出了朝阳街头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如花少女做起了清扫员

   “你看,这个小丫头,怎么来干扫垃圾的活儿啊!真是的,干点啥不好。”

   “可不,干啥也比干这个强啊!一个姑娘家整天和垃圾打交道,以后找对象都难。”

   这是汪越上班第一天听到的话语。那是1983年,她16岁,正是如花的年纪。讽刺加周围群众异样的眼神让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在羞愧中,她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回到家里,想想自己辛苦的工作,想想在其它岗位工作的同学,汪越就哭闹着要父母给她换个别的工作,但始终没能如愿。

   “那段时间,我一点儿干活的心情都没有,整天想着脱离这个又脏又累的工作,但又没别的地方可去,只能委屈着自己。”汪越说。

   说起自己能坚持在环卫岗位上工作到今天,汪越还得感谢与她同组的孙大姐。一天,她去热心的孙大姐家,一进屋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这个所谓的“家”,其实就是过去的“地震棚”,还是租来的。家里除了10年不能生活自理的丈夫,还有一个年迈的婆婆和3个孩子需要照顾。尽管这样,孙大姐不但没有抱怨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还乐于帮助别人,整天乐呵呵的。孙大姐告诉她:“环卫工作怎么了,是脏点,不也同样能为社会做贡献吗!”

   从孙大姐家出来,汪越好像放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心里也很兴奋,她深深地被孙大姐乐观向上的精神所感动。每当她对生活和工作充满疑惑时,孙大姐的话就浮现在她的脑海,她庆幸在环卫工作中能遇上孙大姐这么个好人。

   尽管汪越努力想把工作做好,但也不是一帆风顺。那是上班不长时间的一个夏天,她所负责的市场里卖西瓜的商贩很多,满地都是西瓜皮。按照以往的清扫惯例,得等市场散了再打扫卫生。汪越看市场里的人多,怕谁不小心踩到摔倒,所以就急着先扫起来。

   在清扫时,她不小心碰掉了一个商贩车上的西瓜,她吓得赶紧用手去接西瓜,西瓜是保住了,可她却摔了个大跟头。等她狼狈地爬起来时,一抬头,看到卖西瓜的小伙一脸怒气地看着她,手里拿着刀,嘴里还骂骂咧咧的,汪越委屈的眼泪就掉下来了。这时很多人也都围了过来,没等她说话,叔叔阿姨全都指责卖西瓜的小伙说,“人家小姑娘打扫卫生是为了大家好,也是为了你的生意好,你这么做太不道德了吧。”大家你一言他一语,说得那个卖西瓜的小伙子也不好意思了,主动向汪越道了歉,汪越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能得到这么多人的理解、尊重和支持,说明这是一个很光荣的职业,从此让我坚定了当一名环卫工人的信心和决心。”汪越说。从此,她不再因为自己是一名环卫工而苦恼,不再因为自己是环卫工而觉得低人一等。这一坚持就是32年。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