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魏海敏:创造是最好的传承
//www.workercn.cn2017-02-20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时隔20年大陆再办专场纪念先师 

魏海敏:创造是最好的传承  

  中工网讯(记者 牛春梅)“时隔20年再次回到大陆办专场,遗憾的是却是为了纪念老师。”日前,台湾著名京剧演员魏海敏来到北京,开始为4月7日、8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专场演出排练。提起此次举办专场的初衷是为了纪念老师梅葆玖,她有些难过。

  1991年,来自台湾的魏海敏拜入梅门,成为梅葆玖先生的开门大弟子,也正式开启了梅派在当代的传承。今年清明节期间,她将以《在梅边·九歌》为题,演出《天女散花》《西施》《生死恨》《太真外传》《霸王别姬》《宇宙锋》《洛神》《穆桂英挂帅》等梅派名剧中的代表性唱段。

  拜师20多年,魏海敏记得与老师的每一次相见。“1982年,我在香港第一次看到老师的现场演出,惊为天人,那一次我才看到了京剧艺术的高度,从此立定以京剧为业的志向,再无改变。”魏海敏说,也就是那一次她许下了拜师的心愿,但直到1991年才梦想成真。

  带艺投师的演员往往比“一张白纸”要难学、难教,要改变许多相悖的习惯。拜师后的十几年,魏海敏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频繁往返于海峡两岸,从最基本的发声、动作开始重新回炉。1996年,她以两折最难演的梅派戏《贵妃醉酒》和《宇宙锋》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在跟随梅葆玖学习的前十年,老师演出频繁,魏海敏常常跟随老师近身学习,“看老师排练、演出,与老师同台,都是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我可以观察、体悟他的呼吸、眼神、细小的动作。”此次,《在梅边·九歌》中,魏海敏要将自己20多年学梅的领悟,通过演唱浓缩展示,“我们戏曲人也有自己的工匠精神,学习流派是长期的寻找和钻研,我希望能通过这次演出把老师传授于我的梅派内蕴表达出来。”

  梅派给人的印象是不可撼动的经典,可是这位大弟子却是以创新而出名。魏海敏少年成名,20岁出头就成为台湾京剧界的头牌青衣,并在1986年参加了台湾当代传奇剧场的创立,走上了京剧创新之路。1990年,她在英国国家剧院主演根据莎士比亚《麦克白》改编的京剧《欲望城国》。对此,魏海敏解释说,“其实梅兰芳大师也演过很多角色,上世纪20年代他就编演了大量新戏,终其一生都在开拓、创造,他始终保有的创意精神是我们最应该传承并发扬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