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80后导演王学博:处女座《清水里的刀子》 窥探生死的秘密(组图)
//www.workercn.cn2016-09-23来源: 北京周报网
分享到:更多

  

  最近,华语片《清水里的刀子》因相继入围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竞赛单元以及加拿大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龙虎奖”竞赛单元而不断进入公众视野。这部回族题材的电影是来自中国东北的八零后小伙王学博的导演处女作。在张艺谋、贾樟柯等中国第五代、六代导演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继续进行不懈努力的同时,80后这代年轻导演已悄然登上舞台,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讲述着不一样的中国故事。

  一部讲述中国普通乡村故事的别样影片

  《清水里的刀子》改编自回族作家石舒清的同名短篇小说。小说描述 了位于中国西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一个普通穆斯林家庭祭奠亡人的故事,为读者呈现了回族的独特宗教习俗和心理世界,曾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

  故事发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一个普通村子里。回族老人马子善因老伴去世,要在老伴祭日那天宰掉陪伴了自己十多年的老牛来祭祀老伴。然而,在祭祀的前三天,这头牛在饮水里看到了将要宰它的那把刀子,于是开始不吃不喝,为了以一个清洁的内里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作者石舒清坦言,这是一部很难搬上银幕的小说,尽管十多年来有不少导演找他商讨拍摄电影的事,但最终还是没有谈拢,直到青年导演王学博拿着剧本找到他。对于这样一个原作只有6000余字,情节单薄而又超现实的故事,王学博并没有拘泥于其本身。

  老人与牛的内心关联和互动,是小说及电影的核心内容。对于小说中牛看到清水中的刀子这一重要情节,他认为,自己追求的是现实的东西,牛是否真正看到,影片中并没有正面去解答这个问题,而是通过人与牛的关系去体现。对于他的改编,深圳知名影展策划人王磊评价道:“原著小说文学性很强,导演改编也与小说差别比较大,导演的企图和用心都不错,完成度也不错。”

  电影剧本不同于小说之处还在于,除了主线故事外,王学博还需要在原作中大量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上,丰满电影的场景和人物交互。为此,他亲身到西海固体验生活近十个月,并把与这里村民相处的经历都融入到了电影剧本中去。他所看到的村民间借钱还钱、请客吃饭等等生活细节,在影片中都有所体现。“我并不想用农民的穷苦去打动观众。”王学博说,影片所记录的这些普通村民生活中的琐事,是为了真实地去还原村民的生活,展现他们的质朴和尊严。

  因此,尽管电影取景于中国西部农村,但是王学博并不认为自己拍的是农村电影,也不愿将其归为宗教题材。“我在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构建的是一个艺术形式,而过去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呈现的更多是一种乡土化很重的中国特色电影。”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