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钱学森风趣 郑渊洁有才
//www.workercn.cn2016-09-20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因编写《十万个为什么》成名至今笔耕不辍 保留华罗庚、夏鼐、傅聪等大量名人书信

  叶永烈

  叶永烈的传记文学作品《走近钱学森》。

  在叶永烈家中,有漫画家张乐平赠予他的一幅三毛漫画。

  《十万个为什么》是叶永烈的成名作,当时他负责化学分册里176个“为什么”中的163个“为什么”。

  本报记者和叶永烈。

  他曾在21岁时编纂《十万个为什么》,写过畅销全国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学化学出身,做过导演,如今荣登作家财富榜,截至2014年,他的作品总字数超过3000万字,他就是“高产”的传记文学作家叶永烈。

  见到叶永烈时,正是上午9时,宽阔明亮的广场上,排列着鳞次栉比的商铺,商铺后头“隐藏”着一排老房子,叶永烈已在此居住了十几年,当记者按图索骥来到他家门口时,老两口早已在门前等候。

  进入屋门,只见墙上挂着一幅幅书画;由于居家,叶永烈穿得随意,显得没有出席活动时精神,这位已经76岁的老人,在和记者交谈两小时后,一点不露疲态,他带领记者参观家藏的名人书画。

  叶永烈目前仍有出国旅行的计划,年逾古稀的他,依旧充满着写作的激情。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陈诗蓝

  1960年,一封署名“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信悄然寄往北大化学系的宿舍,年仅20岁的大学生叶永烈收到出版社编辑的邀约,邀请他试着写写《十万个为什么》中化学分册的几个“为什么”。

  成名于《十万个为什么》

  叶永烈与少年儿童出版社结缘,始于一年前他的一次投稿,“我很幸运,出版的时候,176个‘为什么’里我写了163个,其实当时化学分册已经编好了,他们找了上海一所学校的7位老师写,但编辑觉得写得太像教科书了,之后有人就建议,北大的叶永烈不是写得很好吗?他也学化学。”

  就这样,还是大三学生的叶永烈开始了他作为科普作家的写作之路,《十万个为什么》后来也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青少年科学读本,年轻的叶永烈就此成名。

  “那个年代我非常低调,我们宿舍走廊上挂着《光明日报》,我们同学看到了就说,叶永烈,你还不错嘛,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我说,那是同名同姓的,我哪里能写文章?”谈起成名之初的轶事,叶永烈哈哈大笑,“《十万个为什么》出来以后,很多同学都问我,我说那都是同名同姓的。”

  追寻彭加木写纪实文学

  “写纪实文学,第一次感受到特别艰难的,是追寻彭加木的时候。”

  广州人彭加木曾3次进入罗布泊进行探险,1980年6月17日在罗布泊科考时,由于汽油和水耗尽只身前往东边找水,从此失踪。

  “彭加木失踪的时候,我接到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特约,直接飞往乌鲁木齐,然后进入罗布泊。”当时已成为纪实文学作家的叶永烈,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然而,由于罗布泊附近有核基地,没有许可不能进入。

  “我当时马上打电话给钱学森的秘书,秘书请示后,钱学森表示,叶永烈可以进去。”然而六七月份的罗布泊,温度高达五十多摄氏度,沙漠里每滴水都贵如油,叶永烈回忆,当时连洗完碗的水都舍不得倒掉,而要喝掉,“我们从直升机里出来时,带去的清凉油全化了,你可以想象当地有多热。当时我们睡的是帐篷,垫在下面是羊毛毡。”

  尽管环境艰苦,叶永烈还是尽自己所能采访了所有搜寻彭加木的人员。“我在基地前前后后采访了几十个人,包括考察队的队员、司机,还画下了彭加木在帐篷里睡的床位,后来我的书里用了这张图,现在连当年的科考队队员也不记得的,幸亏我当时画下来了。”

  拍电影邂逅钱学森

  叶永烈和钱学森邂逅于1979年,“当时我正在拍摄一部名叫《向宇宙进军》的影片,影片的主管部门是国防科委,我就把写好的拍摄提纲寄给了当时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钱学森。”

  钱学森对影片很有兴趣,“他看了(提纲),正好他出差到了上海,我们就在延安饭店见面,向我谈了一大通对影片的看法。”

  在影片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叶永烈又和钱学森多次打交道,“每次影片送审、放映的时候,他就让我坐在他旁边,他一边看,一边说‘这个地方要改,这个地方换一些’。”

  就这样,39岁的叶永烈结识了68岁的钱学森,这为他之后写作《走近钱学森》埋下了伏笔。

  至今出版22本游记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叶永烈开始陆陆续续出版“叶永烈看世界”系列书籍。

  在叶永烈的书中,每去一个地方他都会详细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从离开上海,到机场安检、当地物价、旅馆是否舒适,写法亲切如同网上自由行游记。但他又不仅仅止于此,书中还穿插有当地政治和历史的介绍。

  “我是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写,到每一个国家,都抓住它的特色来写。”从最初出版第一本游记开始,迄今叶永烈的足迹已踏遍全球,写过越南、南非、俄罗斯等各国游记,拍下的照片超过20万张,需用容量达2TB的移动硬盘来储存。尽管年逾古稀,叶永烈仍会偕同夫人去往全球各地自由行,“一般外国人都知道上海。他们对中国都有了解。”

  对话 “郭敬明的《幻城》还不错”

  广州日报:在和钱学森的接触过程中,你感觉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

  叶永烈:钱学森是个很风趣的人,不是一板一眼的人,他对文学很喜欢,不是天天谈数理化的人。一见面他就和我说:我是个笨人啊,我对电影一窍不通,没有艺术细胞,我这些意见仅供你参考。他很谦虚,其实他在交大时是吹圆号的,他太太是个音乐家,所以他对音乐很有修养。

  广州日报:在书中你提到钱学森之子钱永刚颇有乃父之风?

  叶永烈:钱永刚很有父亲的家传,做事很仔细。我看过钱学森手稿,每一个字都端端正正,钱学森所写的数学公式如同印刷品,钱永刚也是这样,他在书的清样上做修改,总是用尺画出笔直的引线,在引线的另一头写上他的意见,字同样写得工工整整。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明的“V-2导弹”,许多书上都是这样写的。但是钱永刚在反复琢磨、查证之后确定应为“V-2火箭”。所以他把书稿中所有提及“V-2导弹”的地方,都逐一改成“V-2火箭”,前前后后多达几十处。本来,他只需在清样上改动一处,再标明(下同)即可。

  曾送书籍给工人郑渊洁

  广州日报:你年少时,就同当时的名人有通信往来,那个年代,给敬仰的老师写信他们会回吗?

  叶永烈:会回的,比如陈望道先生,他当时是复旦大学校长,我给他写信请教几个问题,他真的就亲笔回信给我,那个信封上就写着复旦大学陈望道,还是挂号信,就生怕寄丢了。

  广州日报:在你作品小有名气之后也有一些读者来信,听说郑渊洁也来信了?

  叶永烈:郑渊洁那时还是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的工人,还没写童话,只是写了几首诗而已,但已比较有才华,他写了两页纸给我,大概有1000多字,没有一个字是改过的。我看这个竟然是个工人,信还写得很好,我就寄了一本书给他,应该是《小灵通漫游未来》。

  幼时爱读契诃夫小说

  广州日报:在你成长路上对你写作影响最大的是谁?

  叶永烈:是我父亲,我父亲诗词书法都不错,墙上那幅画,我父亲在上面题了两首七绝。他有文学功底,在温州他应该算是企业家了。但他很喜欢文学,每天早上把银行职工召集在一起,人手一本《古文观止》,他会给员工讲《古文观止》,我也有一套,小时候我就似懂非懂地听。

  广州日报:那你小时候主要看什么书?

  叶永烈:我喜欢看长篇小说,尤其是寒暑假,一本接一本地看。我们那个年代看苏联的长篇小说,像《真正的人》、《普通一兵》、《卓娅与舒拉的故事》,我比较喜欢看契诃夫的小说。

  广州日报:后来怎么会去学化学?

  叶永烈:我是1957年高中毕业,当时想考新闻系当记者,但北大新闻系当时只招50多名,我当时一定要考北大,文科不行就理科吧。就这样学了化学,不过上了化学系,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纪实文学要精确到年月日

  广州日报:在纪实文学的创作中,你觉得什么最重要?

  叶永烈:史实准确,史实要准确到年月日,求证不到的细节我就不写,纪实文学是一个字都不能错,尤其是涉及到重大历史政治题材。

  广州日报:你如今仍然在写作,如何保持这么高产?

  叶永烈:我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做别的,手脚都很快。我一般早上6点半起床,中午休息一会儿,晚上要工作到10时,到晚上11时休息,每天都是这样。

  广州日报:你在撰写纪实文学过程中会涉及一些敏感题材和人物,在写作中你如何处理?

  叶永烈:我很客观中立地去反映他们,采访之前,不把他们当做好人或者坏人。

  年轻人在文学上要有志气

  广州日报:你如何看待网络文学?

  叶永烈:网络文学数量很多,但是精品不多。网络写手可以写得很快,一天写个万把字,但是能真正流传下来的还不多。现在要发表一篇作品是很容易的事情,写作门槛低了,就良莠不齐了。

  广州日报:你认为现在严肃文学发展如何?

  叶永烈:我在上海常跟同行交流,他们说一个长篇小说写两年,能够印个5000册就不错了,其实纯文学的作家过得是很艰难的。当今,愿意把一生奉献给文学创作的人是很少的,很多人还是抱着从商的心态。愿意一生做科学家的人就更少。

  广州日报:你自己爱看哪种类型的严肃文学?

  叶永烈:现在一些长篇小说没有故事性,莫言说作家是讲故事的,我说不是讲故事的,是编故事的。讲故事的人多了,作家要学会编故事。早年看过苏联的小说,虽然我连名字都记不清楚,但是情节都记得很清楚。文学可能有很多流派,但从我的角度来说,小说要有很多精彩的故事。

  广州日报:十几年前,你曾评论过上海作家郭敬明的《幻城》,是否看过同名电视剧?

  叶永烈:电视剧我看得不多,现在的电视剧太烂了。《幻城》原作我看过,我认为在奇幻小说里,《幻城》写得非常成功。

  广州日报:但后来有传闻说,《幻城》涉嫌抄袭?

  叶永烈:(笑)那就是另外一个事情,就作品来说还是不错的。说到抄袭,我的作品被抄袭的太多了,我都有一大摞道歉书,道歉的我一般都放过,但有的抄袭让我感到非常吃惊,有个教授为了评职称,把我一本很厚的著作变成简论。还有就是模仿我的,书名稍作修改,目录都差不多,内容改头换面。我绝对不东拼西凑,一定要有第一手的资料。年轻人在文学上要有志气和努力,不要靠这种邪门歪道。

  记者手记

  无偿捐出大量名人书信

  采访之前,叶永烈给我发他家里的地址,标明门牌号之外,还特意叮嘱我他家门口有哪些建筑,其实对于用惯手机地图的记者来说,具体地址已足够,叶老细心程度可见一斑。采访过程中,尽管因为一直说话,他的声音略微沙哑,但他并未表现出丝毫不耐烦。

  话语中见功力,多年纪实文学的写作经验让他凡事务求准确,即使是旁人看来无伤大雅的细节,他也必求证到底。年逾古稀的叶老记忆力惊人,不论谈到什么问题,总能清楚地回忆出当时的细节,和他书中所写分毫不差。

  叶永烈自年轻时起,便有了收藏资料的习惯。他至今保留了大量的名人书信资料。尽管如今名人书信的价格水涨船高,但他仍将华罗庚、夏鼐、傅聪、冰心、梁实秋、流沙河等一大批名人书信捐出。

  采访结束后,这位用一支笔钩沉史海、折射时代的老人和陪伴了他53年的妻子,站在门口,目送记者离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