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中国夜莺”周小燕仙逝
//www.workercn.cn2016-03-04来源: 北京晚报
分享到:更多

  延伸

  著名的弟子们都往上海赶

  作为周小燕的学生,廖昌永是非常特别的一位,他是赤着脚走进上海音乐学院的农家孩子。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在校门口见到周小燕,紧张的心怦怦乱跳,“吓”得逃到马路对面,连照面也不敢打。他不仅钢琴、乐理基础差,而且一开口就有浓浓的四川口音,这是学声乐的大忌。周小燕把他带回家,一句一句纠正。廖昌永学习十分刻苦,进步很大,本科毕业后,又成为周小燕的研究生。

  廖昌永回忆,在元旦之前他见到周小燕时,听到她不停抱怨自己在医院里躺着不能上课,“后来她进入了长时间昏睡状态,手却一直在挥,好像还在给学生上课”,说到这里廖昌永一度哽咽。在廖昌永心中,周小燕不仅是自己的老师,更是母亲、朋友,因此他在功成名就的今天,在众多演唱场合,最爱唱的一首歌是《老师,我总是想起您》,“我们学生都把她看成是妈妈,她在我们身上付出的爱和心血比自己亲生子女多得多,前几天周小燕的女儿回来,她说只有妈妈生病住院了才能有这么长时间和她在一起。她经常给我们讲艺如其人,一个人品格不好,艺术一定不好。老师最不开心就是学生放假,上不了课。她生活特别单纯,最大的爱好是和学生在一起,最多时间都是和音乐在一起。老师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身体不好的时候她想尽她所能把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今天原本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廖昌永临时改变计划,一大早就乘坐早班机赶回了上海,处理恩师的后事,和他同一天回去的还有周小燕的“大徒弟”、著名歌唱家魏松。

  1973年18岁的魏松是第一批工农兵大学生进入上海音乐学院的,他认为周小燕是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我进入音乐学院时是男中音,第一次唱给周小燕老师听时她说,‘你不是男中音,是大号的男高音’,这一句改变了我的一生,如果说我在戏剧男高音领域有所成就,首先得益于周先生的慧眼。”魏松不能忘记,那时“动乱”没有结束,老师冒着被批斗,被逐出教师队伍的危险,在下课后把他和另一名学生罗魏领到自己家中,拉上窗帘,把耳朵贴在留声机上,倾听那几张没有被抄走的法国旧唱片。这个从部队来的小伙子,正是从这里开始得到了西洋音乐的启蒙。从而成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男高音”、法国巴黎国际声乐比赛评委。魏松认为周小燕的一生是精彩的一生、伟大的一生、平凡的一生,“据我们统计,作为一位声乐教育家,能教出几十位在国际国内有名的学生,恐怕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而她做人又非常低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一切都献给了学生。”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