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揭秘北京新春音乐会 刘国超的一桩好生意(图)
//www.workercn.cn2016-01-25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在中国,十二是一个轮回,一手策划打造北京新春音乐会的总编导刘国超站在这个重要节点上,回顾十二年来音乐会的发展,感慨颇多。他认为这台音乐会能连续举办十二届无疑是成功的,而这种成功所依靠的,则是他所笃定的“真正好的艺术,人们会愿意用钱去买”的想法。

  十二年没要过政府一分钱

  走进第十二届北京新春音乐会导演间,目之所及墙上悬挂的都是历届新春音乐会招贴海报。“我们与其他做民乐演出的同行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从一开始就把北京新春音乐会当作一个文化品牌来打造。”刘国超对记者说。

  看着眼前这位喜欢在屋内摆满中式家具并钟情穿着中式服装的中年男人,记者想当然地认为打造这台中国民乐晚会极有可能是出于他自己的个人爱好。当记者把话题引到这方面的时候,刘国超狡黠地笑了笑,告诉记者:“我是学经济学的,对民乐这方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

  刘国超认为自己在商人群中是比较有文化品位的,在文化人中又是比较有商业头脑的人,正是由于他从最初就把北京新春音乐会当作一门生意来做,才让民乐这种在一般人眼中已经日薄西山的艺术形式重焕新生。

  掌门人的二元属性身份让北京新春音乐会从成立之初就给自己立下了“绝不送票”的规矩,基调的确定让民乐抛弃了艺术高堂之上曲高和寡的形象,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而考察一种商业模式是否成熟就在于这种模式能否盈利。据刘国超介绍,十二年来,音乐会的票价从最低180元到最高1980元从未变过,每年演出场场爆满,在听众组成中,有百分之二三十都是回头客……更令刘国超骄傲的是,音乐会创办十二年来从未要过政府一分钱。 即使是放眼时下,不管是《红色娘子军组曲》还是《长征组歌》,没有政府的支持几乎一场都办不下去,把民乐打造成品牌并且能够实现盈利更是难上加难。而当初刘国超打造北京新春音乐会时,他却有自己的理由。

  相信人们会为好的艺术买单

  在未涉足民乐领域前,刘国超是做流行音乐起家的。在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流行音乐市场几乎都由其所在的中艺票务公司包揽,“我们港台、欧美、日韩都做,王力宏、莫文蔚、蔡琴、HOT……当时你能想到的演出几乎都是我们公司在做。”刘国超说。然而,随着演出一场一场地进行,一个问题却越来越困扰他,“这样做不是不行,但是作为我们文化企业,本来就是轻资产,对于品牌的需求很大,艺人为钱而来,对于我们的品牌树立没有任何帮助。”

  在反思中,刘国超打造品牌的想法越来越强烈,而他最终把打品牌的赌注放在了民乐上,当时民乐市场基本都是赠票、送票,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刘国超做的第一台北京新春音乐会竟然要求观众买票,这看起来似乎非常不可思议。然而刘国超认为:“当人们吃得饱穿得暖后,对于精神上的需求会愈加旺盛。虽然我们现在关于过年的文化记忆越来越少,但这种需求仍然是存在的。真正好的艺术人们会愿意用钱去买。”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