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阎肃:我的根在重庆,在这里的时光最快乐(图)
//www.workercn.cn2015-11-25来源: 重庆晨报
分享到:更多

    人类最伟大的武器就是他熊熊燃烧着的灵魂。

    阎肃:我的根在重庆,在这里的时光最快乐

本报记者受邀采访“阎肃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与阎老的家属亲友深入交谈,还原老艺术家形象

  ■人物小传

  阎肃,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国家一级编剧。1930年5月出生,1953年4月入党,1953年6月入伍,曾创作1000多部(首)作品,参与策划100多台重大文艺活动,获国家和军队大奖100余项。

  阎肃,就是一个有着这样燃烧的灵魂的生命。

  他用燃烧去追寻光明,他用燃烧去传递热力。

  在风云激荡的大时代里,他将生命汇成一团熊熊的烈火,他把岁月谱成一首未尽的长歌。

  2007年3月30日,阎肃在空政文工团蓝天剧院主持蓝天四季乐坛音乐会。 新华社发

  11月19日,北京开始飘起初雪。

  若是换作往常,在北京城南那间老式公寓中伏案已久的阎肃一定会抬起头,看看纷纷扬扬的雪花微微一笑,然后继续忙活手头的创作。然而这天,他却只能在空军总医院重症病房里安静地躺着。这位85岁高龄的空政文工团创作员、享誉全国的著名词作家,在昏迷中已度过了近60个日夜。

  当日,由空军政治部组织的“阎肃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幕,重庆晨报记者受邀进京采访。在为期三天的会议期间,阎老的家属亲友与记者深入交谈。情深意切的讲述中,这位老艺术家形象愈发清晰,他对第二故乡重庆的挂念,更是贯穿于漫长的人生路……

  住院

  突然生病前刚忙完大型晚会

  每天忙到午夜零点甚至1点

  9月14日,阎肃突然生病住院的消息,让他身边所有的亲朋好友始料未及。

  “老爷子虽说85岁了,但精神一直很好,之前大半年里,他还忙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的创排工作。晚会刚圆满结束,眼看着大伙儿要庆祝一下,他就这么突然病了。”儿子阎宇叹了口气,“出事那天老爷子正在卫生间要起身,可能起得猛了些,诱发脑出血导致昏迷住院,抢救了两个多月,目前情况在一步步好转,已经度过危险期。”

  阎宇回忆,在筹备这台大型晚会的半年时间里,父亲并无丝毫生病的征兆。“晚会筹备工作强度很大,他有好多天都是忙到夜里零点甚至1点才回家。他说国家那么重视这台晚会,能参与其中是莫大荣幸,至少证明自己还是有用的人。”阎宇认真地说,“父亲一辈子最看重的就是做有用的人,所以对工作特别拼,完全不像85岁的人。”

  “晚会的成功离不开阎老这根主心骨。”国家文化部艺术司演出处处长杨雄说,“他是晚会首席顾问和策划,还跟着‘儿孙辈’同行一道熬夜、吃盒饭,工作劲头不输年轻人,每次都提前半小时甚至更早到场,让他歇着他也不肯。”

  创作

  为写江姐曾自关渣滓洞

  牢房呆七天体验老虎凳

  很多观众印象中的阎肃,是那个写出了《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的词作者。而在重庆父老的心中,歌剧《江姐》或许是更能代表阎肃艺术成就的经典之作。

  自1964年首度公映以来,歌剧《江姐》在全国的影响力长盛不衰,主题曲《红梅赞》陪伴了共和国几代人的成长,至今仍时常在国家各种大型晚会唱响。而在这部作品的背后,阎肃曾付出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1962年,年轻的空政创作员阎肃陷入思考,如何才能创作一部正面的、有力量的、有反响的戏,既能提振国民士气,也能为新中国文艺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他那时刚完成独幕歌剧《刘四姐》,于是想到了热门小说《红岩》中的江姐,觉得把江姐的故事排出来一定很有教育意义。”空政文工团原副团长孙伟国说,《红岩》对于早年生活在重庆的阎肃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他仅用18天时间便完成初稿,之后又跟作曲家金砂、姜春阳、羊鸣等两下江南、四进川东,深入江姐原型故乡走访进行修改润色。为了感同身受,他还去过曾经关押江姐的渣滓洞体验生活。”

  在渣滓洞黑漆漆的牢房中,阎肃曾经让工作人员为自己戴上脚镣和手铐呆了七天七夜。他真实地体会着铁窗内革命志士失去自由的痛苦,三餐吃的都是用监狱里的木桶装的菜糊糊。他甚至还坐了一回老虎凳,当脚下加到第二块砖时,双腿的筋都几乎崩断……

  故乡

  在重庆度过最快乐时光

  赞四川话是最幽默方言

  歌剧《江姐》、京剧《红岩》、舞剧《红梅赞》……阎肃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一批最知名作品中,重庆是他难以割舍的印记。这座英雄之城被他视为“第二故乡”,他在这里度过了成长中最关键的青年时光。也正是在重庆,他从懵懂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

  “老爷子是七岁时逃难来的重庆。”阎宇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全面侵华,出生于河北保定的阎肃随父母一路南下颠沛流离,最后落脚在重庆南岸慈母山一间天主教会。

  因为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阎肃开始在教会学校接受教育,那时他的想法是将来当神父,后来考取南开中学和重庆大学并接触地下党组织,他深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开始投入学生运动,逐渐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

  随着部队离开重庆后,阎肃还多次向阎宇回忆过在山城的日子,“他给我讲朝天门码头的热闹,讲临江门一带火锅的美味。他爱吃辣的口味到现在都没变,说起麻辣小面、麻婆豆腐来头头是道,那些都是他很怀念的东西。”

  每当老家四川有朋友进京,阎肃也总是很高兴地用四川话交谈,“他经常跟我念叨,说四川话是最幽默最有趣的方言,而在重庆的青年时代,应该是他这一生最快乐的时光。他在南开中学学习6年,念书之余可以看戏,后来还自己搞小戏班写剧本,组织同学们演戏。”

  阎宇说,阔别几十年,父亲依然情牵重庆,“爷爷奶奶的墓在这里,他的根也在这里。”前几年身体硬朗,阎肃隔两年就会带儿子回重庆扫墓,“最后一次是在2010年5月,他已经80岁了,硬是坚持着在墓地爬上15层楼高的梯坎祭拜爷爷奶奶。”

  那次扫墓的情形是让阎宇感伤不已的回忆,“父亲越往上走,喘得越厉害,那场景让我害怕,他到了墓前就一直念叨,他说‘母亲、父亲,我离家已经很远很久了,很想念和牵挂你们……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来扫墓了,以后就是阎宇来了……’”(本报特派记者 赵欣)

  ■故事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这句词想了两个星期

  1984年,《西游记》剧组找上门,请阎肃写首主题歌,他答应得痛快:“这有何难!猴么,我4岁就知道猴!”

  当晚铺开纸,落笔就是四句:“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写到这里,卡住了。一卡就是两个星期。

  儿子都不耐烦了:“干什么呀,瞧瞧地毯都给走出条道儿来了!”

  真的!回头一看,薄薄的地毯让他走出了一道浅浅的白印。鲁迅的那篇《故乡》闪了出来:“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电光火石间,一句画龙点睛的话就跳了出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一句敲定,全盘皆活。随着电视剧《西游记》的播出,它红遍了全国。据新华社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