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王媛媛:“创作成就感让我停不下来”
//www.workercn.cn2015-10-14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7年前创办北京当代芭蕾舞团,除了编舞家,王媛媛又多了管理者的身份。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本来可以做一个更自由、舒服的艺术家”,经营一个舞团每年500万元的经济压力让她“每天都想把团关了”。但王媛媛终究坚持了下来,本周五,应上海国际艺术节之邀,舞团新作《夜莺与玫瑰》将在上海城市剧院首演。“创作的成就感让我停不下来”,王媛媛在接受采访时说,“能做一辈子艺术家,是一件浪漫的事。”

  选的每个戏都要能打动人

  王媛媛1995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后留学加州艺术学院舞蹈专业。2008年,她与韩江、谭韶远等不同领域的舞台艺术家共同创办了北京当代芭蕾舞团,接连推出《霾》《野草》《夜宴》《莲》等多部作品。《莲》来自《金瓶梅》,《夜宴》源自《哈姆雷特》,《野草》取自鲁迅同名作,此次的新作《夜莺与玫瑰》则是王尔德原著——谈及偏好从文学名著中寻找灵感,王媛媛说:“我确信自己选的每个戏,都能打动人的内心。不管它来自哪个时代,我都能找到它与现代社会的共同点。归根到底还是人,人的生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欲望,把人作为中心点进行舞台塑造。”

  要“走出去”关键在作品

  创团前五年,王媛媛形容自己像工厂新开张,拼着攒下13部作品。2013年,她将其中的9部“封箱”,只留《霾》《莲》《野草》《夜宴》4部。王媛媛解释,“作为编导,我希望所有作品都能演,作为管理者,我必须集中时间、金钱和精力。”《夜莺与玫瑰》更倾向于哪个市场?王媛媛笑了:“西方市场爱抽象和想象力,国内观众喜欢故事。我希望《夜莺与玫瑰》是两个市场都能走通的作品,它本身既抽象又有故事性。”在王媛媛看来,文艺作品要“走出去”,关键是作品本身,“有些中国作品说是走出去,其实是‘送出去’,是一次性的,没有积累观众。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霾》2009年打开了国际市场,国外剧院基本提前一两年发邀约,接棒之作《野草》也就顺理成章地‘走’了出去。”

  尝试在京“众筹”打开市场

  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舞蹈作品达到创纪录的13部,几乎与音乐作品持平,与《夜莺与玫瑰》 同日演出的就有上芭原创舞剧 《长恨歌》和杨丽萍新作《十面埋伏》。“明显感到舞蹈演出邀约多了”,王媛媛说,这几年,国内舞蹈工作室和独立编导大量出现,观众开始关注艺术家本身,这比较趋向国际市场的规律,是市场成熟的表现,但关键还是艺术家要积累作品,才能积累市场和观众,“整个中国在变化,大家对创新的需求大了。”

  结束上海演出后,11月,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将在京“众筹”演出舞剧《莲》。王媛媛说:“这也是打开市场的一种尝试。舞蹈圈可能过去感觉离网络比较远,我们就试试能与它发生多大的关系。”(记者 施晨露)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