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库尔班江:让大家看到一群真实的新疆人(图)
//www.workercn.cn2015-08-21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库尔班江说,新疆和内地一样,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生了巨大变化,库尔班江觉得该告诉周边的人现在的新疆是什么样子。

  《我从新疆来》的选题早在3年前就有了。最初库尔班江想拍的是纪录片,拍10个人,每个人十几分钟,然后通过网络的方式传播,让大家看到一群真实的新疆人。“我想打破传统纪录片拍摄方式,用电影的概念、电影的手段来拍,但一算要600多万元。当时剧组也成立了,由于资金没到位,只好放弃了”。

  纪录片暂时拍不成,库尔班江决定先做些前期采访,用图文方式展现在内地工作的新疆人的真实故事。他觉得最能改变人们看法的就是和自己同样勤劳上进的新疆人,“如果说少数人的错误做法可以破坏一个群体的形象,那么多数人的正确理解和积极行动更可以改善一个群体的形象”。

  从2013年年底开始,库尔班江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追踪采访对象,并陆续在自己的微博中呈现。2014年4月1日,首发在网易《看客》上的图文专题记录了30个新疆人的故事,居然有了2500万次点击量。这么多人关注,证明大家迫切需要这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这坚定了他的信心。“如果出一本书,写100个人的故事,那影响力一定会更大吧。”库尔班江想。

  在接下来近一年里,库尔班江行程数万里,走访了20多个城市,采访拍摄超过500人,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新疆不能被极端的情绪笼罩。如果我们不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就会有其他不利的声音和观点冒出,左右别人对你的看法,严重影响新疆人的声誉。我愿意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世人表达一个完整清晰的新疆。这是我的使命。”库尔班江说。

  一开始,库尔班江先找了30多位身边的朋友作为采访对象,然后这些朋友不断介绍新的采访对象给他,“也有很多人直接拒绝我,说这样做没用。还有的人,反过来质疑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有意义吗?”库尔班江说,他曾一天飞过3个城市,有时候本来电话里头聊得挺好,但当他从一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对方却不接电话、不回短信了。

  让库尔班江感动的是,大多数采访对象对他给予支持。书中最终确定的十几个民族的100个人中,年纪最大的92岁,最小的7岁。他交给库尔班江的文字中,有拼音、汉字,还有英语。库尔班江说,最长的录音资料整理出来近4万字,“故事太精彩了,我舍不得删,虽然只用了其中的5000多字,但我把它当成资料,以后有机会单独发表”。

  那些日子,他形容自己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每天5点起床,凌晨一两点到家,一天睡4个小时都是奢侈的事。有时白天采访四五个人,晚上回到家整理照片和录音。“这本书是自述形式的。”库尔班江说,这些故事没有掩饰,没有刻意,只是真实呈现。

  “看新闻时,新疆有时很远很陌生;看这本书时,新疆却很近很熟悉。这些图片与文字里,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这些故事出现在我们面前,本身就是改变。”库尔班江说,主持人白岩松写给《我从新疆来》的这段推荐语,是2014年7月的一天通过手机短信发给自己的,他觉得这是看书的真实感受。

  “新疆其实没那么遥远”

  《我从新疆来》书中所选取的100个人,有科研人员、律师、演员、大公司的总监、留洋博士、钟情于音乐的医生、刚到内地工作的厨师、和田玉商人,还有设计了国内多个清真寺的建筑设计师、做了50多年维吾尔族音乐的汉族人……他们年龄、职业、人生经历不同,但他们都从新疆来到内地,默默融入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并且通过各自的努力拼搏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在纪录片《我从新疆来》的样片里,库尔班江讲了3个新疆人的生活和梦想:一个到北京跳舞的姑娘,一个卖烤羊肉串的大叔埃里克,一个歌手帕尔哈提。“那个女孩每晚要跑3个场子,凌晨三四点才能下班回家。女孩打车,灯光闪烁的街头上,所有的车不是现实世界的车,都是慢速拍摄,只有她是真实的。每个人的生活状态不一样,所有的人都在路上……”在库尔班江的故事里,对命运的关注超越了民族和地域,“大家把‘新疆’两个字拿掉,你会发现我讲的就是最为普通的中国人的故事。我们也是中国公民,你所有的喜怒哀乐我们都有,我们这么努力生活工作,只是为了做一个和你们一样的普通人”。

  有一次,库尔班江随摄制组到乌鲁木齐采访。有个导演没去过新疆,一路上都在说二道桥(乌鲁木齐维吾尔族聚居区)治安不好。库尔班江就把他们带到二道桥,然后拿走了导演的手机和钱包,让她自己回酒店。导演后来自己找了个维吾尔族黑车司机,说钱包、手机被人拿走了,安全送达后再付钱。司机二话没说就把她送回了酒店,却一分钱没收。

  这些年,库尔班江慢慢影响着身边的人,之前不敢去新疆的,现在也敢去了,有误解的也开始改变了态度。

  “乌鲁木齐是二线城市,可年轻人看到的东西和想法跟北京上海也差不多。你去那里一看,哇,姑娘也穿得好时尚啊,也有很多国际范儿的乐队。像我这样的30岁左右的年轻人都在行动着,他们愿意做事情,也愿意出来发展。”库尔班江说,我们都是同样的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家庭与梦想在奋斗。如果说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同,那也只是长相不同、语言不同、饮食习惯不同,“新疆其实没那么遥远”。

  来北京快9年了,库尔班江早已习惯了内地的生活。在单位,也没人觉得维吾尔族的他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刚开始工作那会儿,生活上是有些不方便,但大家都很照顾他,经常是七八个甚至十几个人出差,为了他一个人到处找清真餐厅。“我要求吃汉餐,他们说,别开玩笑,再找找。”但他坚持进汉餐厅,经常是一份炒西红柿鸡蛋、一碗米饭搞定。

  “尊重是你自己赢得的。我所拍摄的这些新疆人,他们都活出了自己的自尊。别忘了,我们也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之一,不是客人。”库尔班江希望书中的100位新疆人的100个故事能形成一股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的人,“我书中的人物都有包容、勤奋、勇敢、自信的特质,这才是新疆人普遍的品质”。

  “越努力才会越幸运,越勇敢才能有改变”

  作为《我从新疆来》里第101个故事的主人公,库尔班江把自己的故事放在了序言里。他的故事,就是“维吾尔北漂”的励志故事,有辛酸,更有满满的正能量。“我拍摄别人,其实是在拍摄自己;讲述别人的故事,也在讲述我自己的故事。”库尔班江说,这个过程当中,被采访者的很多故事他都经历过。

  “越努力才会越幸运,越勇敢才能有改变。”这是库尔班江为他的书总结的“中心思想”,但前提是要勇敢地走出来。“我从和田走出来,扛起了摄像机,我一直在努力,但这个机会在哪儿那时候我不知道,当我踏踏实实做我自己的时候,这个机会自然而然就来了。”

  和田是新疆传统的维吾尔族地区,但改革开放不久,库尔班江的父亲因为做玉石生意开始频繁跑内地,回来后,经常给孩子们讲他遇到的人和事。父亲说:“你们是男孩,一定要出去看看。”在库尔班江的记忆里,父亲的故事几乎都跟教育、知识、上学有关。他常说:“肚子里面没有墨,你怎么能写出字来?”库尔班江记得小时候搬过3次家,每次都从大房子搬到小房子,直到周围住的都是“文化人”,“我们不逃学了,学习也变好了,因为周围的小孩都在上学”。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