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冯端:人生四境
//www.workercn.cn2015-07-30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南京先锋书店为冯端夫妇60周年钻石婚庆典活动制作的展板。

  月华:教学相长 德厚流光

  “冯端是月亮,周围呈现出美丽的光环——月华,更有新星相伴,交相辉映。”

  2013年,冯端90大寿之际,我国物理学界20多位院士、近百位青年精英齐聚南京,为这位凝聚态物理学宗师祝寿,堪称学界盛事。

  教书育人这件事,冯端做到了极致。

  “作为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冯端始终服膺胡适的“为学当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同时坚持陈寅恪所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为人师者,教法为要。从教近70年,冯端采用“分类教学”法,观察学生不同兴趣,以启发为主,适当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冯端也不赞同分科太细,而是要求学生进行交叉学科的学习,使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相互交融。

  在学生眼中,这位高山仰止的物理学泰斗,是一位谦虚开明的老师。

  学生李齐跟随冯端50多年,恩师诚朴治学的态度影响了他一生。李齐回忆,每回写论文或研究碰到难找的资料,他总是向冯先生请教。“恩师记忆力惊人,每次都准确告诉我图书馆某一层的某本杂志有参考价值,有时甚至精确到第几页。”李齐说,先生精湛的学识和深厚的功力,让他由衷敬佩。

  更让李齐记忆深刻的是1982年,冯端的一项科学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奖项公布后,李齐发现自己的名字竟在获奖名单中。“当时我只是在读研究生,”再提往事,李齐感触颇深,“真没想到,先生居然把这个大奖与我分享。”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冯端常说,“当老师的责任是培养好年轻人,鼓励他们超过自己,如果老师带出来的研究生比自己差,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兴旺是不可能实现的。”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闵乃本也是冯端的弟子。1982年,闵乃本撰写的《晶体生长的物理基础》获得国际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光环背后,凝聚着冯端的点滴心血,从最初的书名确定、框架结构、章节顺序,到成稿后字斟句酌地润色凝练,冯端完全把它当成自己的书对待。后来,物理学前辈钱临照院士撰写书评时提到:“此书成稿后,得到冯端教授仔细审阅,详加核定,更增添正确性和色彩。”但冯端本人绝口未提过自己的功劳。

  还有郑有炓、都有为、王广厚、邢定钰……冯端门下走出了很多中国物理界领军人物,其中不乏这些声名卓著的院士。

  在南京大学原校长蒋树声心中,冯端既是学术导师,更是人生良师。担任校长时,蒋树声在冯端所著《零篇集存》一书中作序:“高瞻远瞩的科学视野、道器并重的治学方法、真诚热情的处世方略、文理通融的深厚涵养,是我们这辈人学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今我亦忝为人师,执掌一校,当我面对自己的学生,面对自己的工作,面对许多人和事的时候,我总是想到说说先生……”

  当被问及一生培养了多少学生,冯端淡淡一笑,微微摇了摇头,嗫嚅道:“记不得了,记不得了。”

  1984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正式建立。

  作为实验室领军人物,冯端有多次出国进修的机会。但实验室尚在初创阶段,经费紧缺、工作繁重。他便分期分批将出国名额推荐给系里的年轻老师,并为他们指明国际上最前沿的科研方向,自己则一心扑到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上。

  注重人员专业知识结构“互补效应”、突出实验室的“开放性”、创新“大师加团队”的合作机制……以冯端为核心,一批优秀的学科梯队呈辐射状向外拓展,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早在1997年,实验室就被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列为“已接近世界级水平”的研究单位。时至今日,在历届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始终名列前茅。

  此情此景,一如月亮周围所呈现出的美丽光环,故有人将其称之为冯端的“月华效应”。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