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访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冯雪松:寻找方大曾
//www.workercn.cn2015-07-09来源: 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更多

  方大曾纪念室7月7日上午在保定落成,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为纪念室题写匾额。

  此前,方汉奇先生曾写道:冯雪松的这部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把湮没了八十多年的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摄影记者方大曾推到了历史的前台,让他的名字开始为公众所知晓,这是对中国新闻事业史人物研究和中国战地新闻摄影史研究的一大贡献。

  他是如何进入中国新闻史研究者视野的呢?为此,我们访问了《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的作者冯雪松。

  15年前,冯雪松是中央电视台一位普通的纪录片编导,办公室的传真机上,不时会吐出一些各地传来的采访邀请和合作函,不少同事都会从中寻找采访线索。1999年的一天,一页传真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是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陈申发来的合作函,说有一个记者留下了800多张底片,大都是抗战和抗战前几年的照片,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专家说,这些底片具有非常大的史料价值。他们想找机会和中央电视台合作,讲讲这位记者的故事。

  这个人就是方大曾。“没有人派给我这个任务,我根据这个传真去找线索,回来才报的选题。”冯雪松说。

  “2000年正好是第一届记者节,于是我就向台里提出,将我的纪录片赶在这个档期播出。”

  他没有想到,这个偶然的兴趣,是他此后持续15年时间寻找的开始。

  “下傻力气”挖到宝

  方大曾最后一篇文章的落款写的是“9.18写于保定蠡县”,这篇文章刊登在1937年9月30日《大公报》上,之后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

  石家庄、太原、大同、保定、蠡县……冯雪松重新走了一遍当年方大曾并不算长的一生所走过的几乎所有路程。拍摄很难,难在两方面,一个是资料的整理,因为年代太久了,太难寻找;另一个是影像的呈现。

  冯雪松的很多同事都认为“你做这件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想不是说没人知道方大曾的价值,是没有人愿意去出这个傻力气,因为它不能短时间内吸引眼球,不能短时间内见效。现在很多人愿意‘短平快’、马上见效,这跟当下这种浮躁是有关系的。”

  冯雪松认为,这种“下傻力气”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代新闻工作者需要的,沉下来、坐下来做这样的事,对今天的新闻界来说,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000年11月8日,新中国的首届记者节,纪录片播出了,取得了非常强烈的反响。“我的职务行为也已经完成了,按理说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在这15年里,方大曾成了一件我放不下的心事。”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