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丰子恺曾请弘一法师为寓所起名 称“缘缘堂”
//www.workercn.cn2015-03-16来源: 海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猫伯伯”风波

  1949年后,丰子恺在上海工作,后来还相继担任了上海美协主席和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等职。

  1962年,《上海文学》向丰子恺约稿。与他联系的编辑是一位名叫罗洪的女作家,也是丰子恺的老熟人,抗战时期在桂林就熟识。两人多年不见,他们说到桂林的老糯米酒,谈起当年的人和事,相谈甚欢。两周后,丰子恺将《阿咪》一文便交给罗洪。

  丰子恺原来曾经写过《白象》一文,称赞一只名叫“白象”的猫,也写过一篇《贪污的猫》,这次的《阿咪》写的还是猫。丰子恺在文章中这样写道:“这猫名叫‘猫伯伯’。在我们故乡,伯伯不一定是尊称,我们称鬼为‘鬼伯伯’,称贼为‘贼伯伯’,故猫也不妨称之为‘猫伯伯’。” 后来丰子恺觉得这段文字在语气上不够连贯,于是便在《阿咪》清样上,于“称贼为‘贼伯伯’”句下又补加了“称皇帝为‘皇帝伯伯’”一句,但后来因版已排无法插入,故未在刊物上印出。

  《阿咪》在《上海文学》发表后,受到读者和媒体的好评,但丰子恺万万没有料到,这篇短文后来竟然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1966年6月,上海中国画院出现了第一张批判丰子恺的大字报,内容便是针对丰子恺的随笔《阿咪》。随后,上海文艺界将《收获》杂志、电影《早春二月》和散文《阿咪》等列为重点批判对象。据《丰子恺反革命狰狞面目的大暴露——评〈阿咪〉及其插图》一文披露,丰子恺文中的小白猫“阿咪”和黄猫“猫伯伯”,“是影射、攻击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是“借题发挥”,丰子恺给黄猫起了个名字“猫伯伯”,并且还解释说:“伯伯不一定是尊称。我们称鬼为‘鬼伯伯’,称贼为‘贼伯伯’,称皇帝为‘皇帝伯伯’。” 批判者发问:“丰子恺究竟要影射谁,不是很清楚了吗?”

  其实在江浙一带,“伯伯”之类的词真是寻常得很,这种语言习惯对于丰子恺这种老江南来说也是习惯成自然,我们在丰子恺的文字中就经常读到一些江南方言俚语,譬如用“白场”代场地,用“捉草”代割草等,另外他在给幼子的家书中还有这样的话:“家中一切平安,猫伯伯也比以前胖得多了。”难道这也是影射不成?

  但没人听你解释,丰子恺为此吃尽了苦头。(王凯)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