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李兵:中国画如何有“实”又有“意”(图)
//www.workercn.cn2015-03-13来源: 四川日报
分享到:更多

  写意与写实相生相伴

  从中国画的发展来看,在宋代,写实达到一种巅峰状态。当时宋代的文官,都是能诗会画会写,文人画家都强调绘画的文学性和主观感受在笔墨上的流露,很多时候都是乘兴而作。文人画的兴起,也促进了中国绘画,特别是山水画、花鸟画的发展,使表现的技法更加丰富,更加有浪漫精神,意境也更为广阔。画写意画,从严格意义上讲应该要求具有高水平的意象表达能力,所以说在中国画领域,写意也属于一种比较顶尖的“科学”。

  和大家分享几个观点。第一,笔墨要随物,自然要精神化,在笔情墨趣当中,抒发画家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心灵感悟,这才是写意的要意所在。

  第二,意物向形,心灵物化。在以形写形,以貌传神中用笔墨彰显画家对自然物象的理解,展现画家对真善美的歌颂,是写实的关键所在。写实,并不是说你把它照着摹下来,要通过心灵对物象进行升华。中国画的写实性,从来源上来讲,是写生当中来的,它要求形神兼备。

  第三,写意与写实是相生相伴的,共存于画家的创作态度和价值取向,都直接影响到中国画的创作和发展方向。

  “块斧劈皴”画出雪山的“质感”

  结合对雪山画的研究,谈谈对写意、写实理论探索的运用。

  长期以来,由于交通、气候、语言和饮食等条件的影响,很少有画家近距离去观看雪山。因而水墨冰雪山水是一个少有人涉足的领域。

  在画雪山的过程当中,我尝试了很多的皴法,但都不能真正把雪山的神韵表现出来。后来我发现,画雪山需要解决的是,黑白的关系问题和光影的关系问题。所以便探索出来一种画雪山的特殊皴法——“块斧劈皴”。雪山有自己的肌理和构造,一定要用皴法来解决问题。我发现白雪其实不用画,就把纸留出来就完了,要画的是不需要表现的东西。所以说要通过用写意的精神,让人感觉到写实的效果。

  第二,画雪山,在不同的季节、光线,所表现出来的形象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在雪山构图上概括了“六感”:远近要有通透感,高低要有错落感,浓淡要有虚实感,向背要有距离感,穿插要有掩映感,色彩要有时空感。

  最后,我的创作体会就是一定要深入生活,感悟自然。这个是我们中国画家的生命线。大千世界是我们创作的矿藏,自然物象是我们笔墨的源泉,真情实感是创新的力量。(记者 李思忆)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