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陈家兄弟的两支笔:以文笔打天下 靠画笔绘成名
//www.workercn.cn2015-01-13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陈子堃比陈齐堃大不到4岁,弟兄俩在农村那苦难的日子里一直憧憬着未来,齐堃的成长除了母亲、两个姐姐的坚决支持,也得益于哥哥的敦促与表率作用。成为一个敢说真话的记者,子堃一直是的追求。但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允许他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极左思潮影响下,老师曾毫不客气地批判子堃是“走白专道路”。获得这样的罪名,就是因为他总偷偷看中外名着,而那时,除了《毛泽东选集》外,其余的任何书籍都是“封资修”、是毒草、是糟粕。

    但子堃个性极强并且非常自信,他坚定认为自己读书没有错,他害怕自己成为半文盲,更害怕弟弟成为文盲,就再三告诫弟弟:我们一定要学习,不能荒废了时光,如果我们放弃努力,可能一生就永远这样沉沦下去了,哪怕社会正常后我们能够重返城里,也会没有我们的位置。

    弟弟听哥哥的话,劳动一天后,晚上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光。煤油灯下,哥哥利用一切时间看书、写日记、写小说;弟弟就争分夺秒地速写、一丝不苟地素描。后来,哥哥姐姐们先后返城工作,他们就省吃俭用给弟弟买画夹、速写本、颜料、画笔等等。弟弟始终认为:没有哥哥姐姐的精神鼓励与物质支持,他不可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在今天能够创作出这么多的作品。

    弟兄俩虽然都不乏才华但性格迥异。哥哥率直、外向,弟弟温和、内向。当哥哥成为一名记者后,总因文章犀利得罪某些势力。于是官司不断,并且经常遭到“伊夫:留神你的狗命!”这类威胁。弟弟为哥哥的人身安全担忧,害怕他因为说真话而惨遭不幸。但哥哥却不以为然,反而平静地安慰弟弟。

    从评论转向旅游报道后,弟弟新的忧虑又来了:不会英语的哥哥,居然总喜欢一个人出国远游!2007年冬天,陈子堃独自去印度一个月,那期间让陈齐堃成天提心吊胆,印度交通事故那么多,社会治安也不佳,他一个人无亲无友,遇到麻烦怎么办啊?!

    一个月后,当弟弟去首都机场接哥哥时,见到神采奕奕的哥哥除了晒黑外,一切安然无恙,心里才松了一口气。后来,哥哥又去非洲苏丹与南苏丹,弟弟又担惊受怕天天盯着新闻联播,看看苏丹的达尔富尔地区有没有又爆发新冲突。

    弟兄俩个互相关心、牵挂、鼓励。虽然现在他们都年近花甲,但还跟青少年时代一样亲密无间。亲朋好友都羡慕他们弟兄:瞧,人家那哥儿俩,多亲啊!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