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温培雅:写作让生活更多彩
//www.workercn.cn2014-12-15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驻马店,记者见到了青年作家温培雅,她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我们曾是文艺青年》,获得2014年驻马店市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现在是省作协会员、市诗歌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的温培雅,在很小的时候受到父亲影响,立志写作。初中时,她便获得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奖,到了高中,经常在报纸、期刊发表文学作品。多年来,温培雅在各级文学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诗歌1000多篇,还出版了个人散文集《一棵会开花的树》。

  《我们曾是文艺青年》以“牛奋女”刘宛晴的生活和命运为主线,讲述了现代都市人的奋斗史、成长史。温培雅告诉记者,这部小说构思于几年前,面对浮躁的社会心态、拜金主义、对名利的不择手段等不良社会现象,她想为年轻一代树立梦想的标杆,表达人性的善和社会的正气。小说中每一个角色身上都可以让读者在真实生活中找到影子。女主角“牛奋女”刘宛晴结合了很多人身上的优点,她漂亮、善良、踏实、心性单纯,但婚姻还是在进入“七年之痒”时出现了问题,让她经历了种种波折。还有“凤凰男”城市奋斗的不易,“物质女”追逐金钱的疯狂,这些人物都具有社会代表性。小说里的人物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善与恶去判断,他们是复杂而立体的。温培雅在给小说人物的取名方面也很巧妙地寓意了人物的命运走向。刘宛晴的事业与爱情最终云开日出、雨过天晴。米小朵,虽然出身像米粒一样卑微,也试图让生命盛开成灿烂之花,但始终摆脱不了背后黑手的操纵,只能是小花一朵……

  关于书名,温培雅告诉记者,“文艺青年”代表着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才华、有思想、有梦想、积极向上的年轻人,就像小说中的人物,有的在大学时代就出过诗集,有的组过乐队,他们曾经是“文艺青年”,但在现实的磨砺下,有人丢失了梦想与信仰,有人收获了希望与成功。从梦想的幻灭到寻找,再到领悟人生真正的意义,最后希望做回那个最初的“文艺青年”。

  温培雅说,写作是一种自我救赎,是发现自己的缺失,不断完善自我的一个过程;写作也像是吃水果,不吃虽然可以,但是吃了会让生活更加丰富。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