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郝文俊:一个农民文化人的“红色坚守”
//www.workercn.cn2015-04-15来源: 山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并非孤独的坚守

  从2004年他自筹资金承包村里200余亩荒山坡为晋绥老同志营建“晋西北老战士林”,到2007年他将自家新批的宅基地腾出创办“晋西北老战士文化大院”,再到之后成立“山西省晋绥边区历史研究会”,郝文俊穷尽个人之力执著任性的晋绥文化坚守,足以令所有了解他的人为之感叹。

  为了让更多公众了解边区历史,郝文俊还组织启动了“晋绥儿女访问老区红色摄影行”,足迹先后踏遍吕梁、忻州、朔州、太原和陕西的榆林等地区,搜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史料。

  刚刚过去的3月3日,由他担任秘书长的山西省晋绥边区历史文化研究会精心组织了“以挖掘革命历史资源、传播民族精神正能量、弘扬红色文化”为活动宗旨的文化队伍,带着红色文化刊物、书籍等,利用正月农闲时段,在晋西北老区神池、岢岚、五寨、偏关、保德、朔州、平鲁等地进行红色文化弘扬、举办爱心公益活动、讲述传统革命故事,先后为岢岚宋家沟乡、五寨魏家湾村的贫困学生捐衣捐物,所到之处,好评如潮。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郝文俊和他的晋绥边区历史文化研究会又推出了 “‘挖掘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传承晋绥全民抗战精神’走基层”系列活动。

  郝文俊说,晋绥军民的抗战事迹,丰碑与天地共存,精神与山河同在。他认为,尊重历史,尊重英雄,就是尊重自己。在别人心中认为是政府的事,在他心中,则是每一位中国公民应有的素质与情操。

  16年,郝文俊从一个年轻的壮汉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年人。令他深感欣慰的是,由他主编的《晋绥人文》杂志也在不断地改版创新。无论哪本书,对于每一位新中国建立有过重大贡献与牺牲的晋绥老人来说,都是一种追忆,一脉温情,是心灵的归宿和依托。

  他说,“两寸山河一寸血,一名战士一段史”,虽然“一馆一院”不具规模、不够档次,但对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而言,“已经尽力了”。

  眼下,他最痛心的是,在世的晋绥老战士口述大都已经成了问题,甚至仍在不断离世,时日无多,他只能加快进度,得以让这些活着的丰碑精神长存。

  “相关链接”

  晋绥边区

  晋绥边区是抗战时期我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之一,由贺龙领导的八路军120师创建,包括山西省西北部和绥远省东南部的广大地区。1937年至1945年,晋绥勇士先后同日伪军作战上万次,毙、伤日伪军10.7万余人。为此,毛泽东主席还发表过《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对边区的发展壮大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49年2月21日,边区政府撤销,所辖地区划分为晋南区、晋西北区,统一归陕甘宁边区领导。

  李一舟/文 范黎明 米宏亮/图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