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郝文俊:一个农民文化人的“红色坚守”
//www.workercn.cn2015-04-15来源: 山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因为感动他萌生了“红色念想”

  1998年,在《山西老区报》工作的郝文俊,在晋西北保德县古城村采访山西省监狱管理局在此扶贫的史福贵。这位“任性”的工作队长,放弃省城的繁华,带领乡亲们在千亩黄河滩围河造地,搬运石头,脱贫致富,而且一蹲点就是两年。当罹患腰腿疼病的扶贫队长挑着一担水自堤上远远走来时,那夕阳里伟岸的剪影,浑身泥泞透出的执著神情,拒绝跟随小女儿返城的坚定令他的内心深深震撼。

  再就是某年去宁武县西马坊公社席麻洼村采访,时年78岁的村党支部书记邢四娃正给村民们解释账务原委。这位晋绥边区曾经的“军火田”创造者、“民兵特等英雄”,因为给村里修了条通村路、建了所小学校,负债4万余元,正面临被村民堵路收费、个别百姓锁学校逼债的尴尬境地。但这位曾经的老战士承诺说,自己不会不管,直至还清欠款,一是从民政局补贴他的钱里扣,直到扣够为止;一是卖掉自己家的骡子抵顶急需用钱的村民债务。英雄的无奈让郝文俊感慨万千,在他的多方奔走和呼吁下,村里的债务终于得以偿清。

  这些发生在晋西北广袤大地上的故事,深深触碰到郝文俊的灵魂。抗日老战士的顽强与坚韧,又令他无比动容。自此,他开始了翻山越岭的寻访,详尽记录老区军民为抗战乃至新中国成立立下的不朽功绩,以唤起现世的红色记忆,以一己之力,延续了一段十余年的特殊情感。

  艰难细致的寻访痛并快乐着

  晋西北是革命老区,是有着光辉历史的老区,曾孕育了无数英烈。当年以八路军120师为主力创建的晋绥边区革命抗日根据地,是华北三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是革命圣地延安的一道坚实屏障与交通要道,是支援全国解放的大后方。十几年的烽火岁月里,这里的党政军民用热血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在省、市有关领导的支持下,郝文俊组织成立了 “晋西北革命老区编辑部”,正式开启了他艰辛的收集、挖掘、抢救晋西北和晋绥边区创建与发展的历史资料工作。

  从浩瀚的史料中找出晋绥儿女当年的光辉过往,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经常是,约稿的信函寄出后,有的因地址不详许久后才被退回;有的信函,则根本是石沉大海。

  打电话联系,有时候一打就是几个小时。这边他在迅速记录,那边的晋绥老战士在轻轻地说,声音断断续续,遇上信号不好,听起来费劲,却仍然不舍得挂掉电话。

  有时候去登门访问,老人们虽然很是高兴,但已经不能以语言讲述,他只能通过老人子女点滴的记忆,认真听着那些珍贵的过往,一边神伤,一边记录。

  最感动的远不止这些——有的抗战老兵戴着老花镜,握笔的手不住地颤抖着,认真地撰写回忆录。有的在病榻前还想着看《晋绥人文》,嘴里念叨说这期的书怎么还不寄来,又说上期的第几个页码有个表述不太准确,云云。

  郝文俊忘不了,自己收集到的第一本县志是《忻县县志》;第一本通讯录是《忻州地区籍和曾在忻州工作过的外籍在京人员通讯录》;走访的第一人是原晋绥二中学生、忻州地区行署副专员杨占春;寻访的第一站是吕梁市兴县蔡家崖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第一位打来电话询问编辑部情况的是在京的原晋绥边区第六分区区委书记、游击战指导员牧云山;第一次复函的是在京的原 《抗战日报》记者方彦;第一位拜访的战将是原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黄新廷;还有第一位寄来资料的是内蒙古的原晋绥二中学生吕存孝;第一位在重病中仍阅读《晋绥人文》刊物的是原晋绥军区机要员薛容明;第一位在临终前仍然读着《晋绥晚讯》小报的是原《晋绥日报》编辑闫玉;第一位提议并转送编辑部申请成立研究会的是原八路军358旅警备6团参谋薛清池。

  ……

  太多的“第一”,令他感慨万千。郝文俊说,晋绥边区的称谓虽然早已不存在了,但是,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的晋绥儿女始终没有忘记了晋绥。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