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李文祥:平凡而模范的一生
//www.workercn.cn2017-02-21来源: 农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平凡而模范的一生
——追记特等人民功臣、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文祥  

 “坚守信念浴血疆场不傲功时代楷模,淡泊名利扎根桑梓甘奉献道德模范”的挽联悬挂在李文祥的灵堂外,这是对一个战斗了一生的老英雄的最高评价。

  17岁参军,参加过解放战争,并且战功赫赫,30多岁响应国家号召回乡带领群众发展。他的一生很简单,只有两个阶段,一个是驰骋疆场的英勇战士,一个是田间地头耕耘的朴实农民。

  2月13日下午4时,这位特等人民功臣、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的老英雄李文祥走了,走得很平静。

  他走后,他生前所在的部队领导和战友来看他了,他带领的村民来送他了,一些仰慕老英雄的群众也来了,灵堂内外哀乐低鸣,前来送老英雄最后一程的人们又一次回忆起老英雄的一生。

  戎马生涯,回归一方净土

  1925年5月出生于北街村贫苦农家的李文祥,少年历经磨难,为了混口饭吃,他在兵荒马乱之中辗转奔突。直到1947年正式应征入伍加入华野10纵,他才真正明白革命的道理,这也让他骁勇善战的潜质得以施展。

  李文祥只有9年的军龄,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6次战役,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荣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并获特等人民功臣、战斗模范称号,戴上了解放奖章,出席了28军第四届英模大会。而这些骄人的过往,在北街村除了他的妻子陈宝珍,所有村民都不知道。

  1956年,32岁的李文祥复员转业为18级干部,到福建省建设厅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担任保卫干事。在自己曾经打过仗的土地上,他又投入了火热的地方建设,哪儿艰苦就去哪儿,先后在厦门营房、莆田营房、仙游制糖厂等工地保卫安全,当时正逢国家经济困难,他领着工人开荒种菜度难关。

  1962年的一天,李文祥在莆田县听了一场县委报告,报告传达了党中央号召干部支农的决议。“共产党员应该听从国家号召,群众饿肚子,干部有责任。”回家乡支农的念头在他的内心愈发强烈,他悄悄给军长打了报告要回家乡。“回家乡一来语言相通,好做群众工作;二来家乡实在穷,我要带领家乡人民致富。”为表决心他当即咬破手指,按下血指印。

  转业后探过一次家的李文祥,这一次要彻底回乡扎根了。他放弃了每月82块钱的国家干部待遇,放弃了城市相对舒适的生活,带着妻子回到了那个生养自己的贫困农村,又做回了农民。

  脚踏实地,带领群众建家乡

  3分自留地、30斤麦子,李文祥的农民日子又一次从头开始。

  位于河南省东北角的范县,处在黄河故道“豆腐腰”上,因为河床滚动无常,涝灾频仍,土虚田瘦人贫。回到老家的李文祥,面对铺满盐碱的贫瘠土地和一顿饱饭都没法保证的父老乡亲,这位经历过无数次枪林弹雨的汉子横下了一条心:“我就不相信,改变贫穷比攻城打仗还难!”

  在这片土地上,李文祥辛勤劳作,从民兵营长被推荐为生产大队长,而他的火力点始终对准“贫穷”这个顽固的死敌。1966年县里号召引黄种稻,在南方见过种稻的李文祥,主动担任稻改队长,日夜蹲在稻田钻研种植技术。以往亩产小麦300多斤,种稻第一年就收了1000多斤,男女老少捧着白花花的大米欢喜雀跃。

  丰收以后,李文祥坚持先向国家交公粮,再给社员分口粮。公粮交足,口粮够吃,不用再买统购粮了。后来因水道阻断,水稻只种了四五年,但黄河水改良了土壤,三四百亩盐碱地变成良田。为了让村里人更快富裕起来,他还带领村民种西瓜,发展小麦加工企业。“啥时候全村人都富裕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他当了多年干部,最清白,风气正,没有多花集体一分钱,没有多吃集体一粒粮食,分粮分红都是按人头参加分配。”村里的老会计陈玉文介绍,他说出的话也都是正理,他是为了集体,以理服人。

  信仰坚定,不给国家添麻烦

  在村里,后辈们只知道李文祥是一个老军人。逢到乡亲问起他打仗的事,他避开惨烈血腥只讲点片断,他把所有战功荣誉放到一个小布包中。直到2011年1月4日,河南省原省委书记卢展工下乡慰问无意中发现了李文祥的事迹。

  为证明自己不是向卢展工说大话,老人从卧室抽屉深处拿出了这个老旧的小布包,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荣立的战斗模范、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奖章展现了出来。

  在那以后,来李文祥家慰问的人多了起来。“后悔了!给党和国家带来了这么多的麻烦!要知道来的是省委书记,俺不会把布包拿出来,俺要不拿出来,卢书记也不知道。”李文祥生前曾拍着膝头叹息,“如今吃得好、穿得好、有房住,知足了。”

  1998年,全国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范县民政局决定为李文祥翻修房子,被他拒绝了。他说:“我的房子一不透风,二不漏雨,咱不能给国家添麻烦。”2012年,当地在开展的“敬老工程”中,专门安排他去市里开会,用3天时间建起了拥有卫生间和厨房的配房,把家里的主房粉刷一新,还装上了热水器和取暖设施。他回来后却很不高兴:“早知道你们这样弄,我就不出去了!”

  如今,在李文祥的家,院子里迎面还是“光荣之家”影壁,堂屋还挂着“战斗功臣英雄本色”匾额。对这位庄稼人来说,要靠劳动吃饭才光荣,他的每一餐饭也都是靠自己劳动得来的,这位英雄保持了真正本色。

  李文祥曾说:“当一名共产党员,说容易也容易,一心干革命,党叫干啥就干啥;说不容易也不容易,啥事都要带头,都要比一般群众强,吃苦在前,享福在后。”他一生拒绝了功名,选择了淡泊明志,靠自己的双手没给国家添任何麻烦,他听了党的话,带了一个好头。(记者 张培奇 范亚旭)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