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与黄沙掰手腕的人(组图)
//www.workercn.cn2016-12-27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与黄沙掰手腕的人 
中国草根治沙人物群像
 

王天昌(左)、王银吉(右)父子在沙漠里修剪林木。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殷玉珍(左三)和家人步行去植树、浇水(2000年摄)。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马俊河在梭梭林前(2014年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聂建江摄

  治理沙漠,敢跟黄沙掰手腕,这会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直到见到他们,才发现几乎相同的外貌特征:一样黝黑发亮的皮肤、一样粗糙结茧的手掌,以及几乎相似的性格特质:脾气倔、韧劲足。和他们交心共处,才能读懂中国数十年荒漠化、沙化面积“双缩减”数字背后的含金量。

  这些治沙人,就生活在沙漠中,如同沙窝里一株株梭梭,有点水分,就能成活,而且活得分外坚强;如同根系深埋沙丘之下的植株,紧抓深层的土,筑起一片片绿。

  “爷爷、爹爹,你们一定要把这片沙子治得绿绿的”

  冬日,午后,日头正好。年过七旬的王天昌放下手里修剪“树娃子们”的短斧,掏出陪了自己几十年的铜烟斗,填上自己种的烟叶,眯起眼咂了一口。握着烟斗,王天昌去给另一个陪伴多年的老伙计——一峰歪脖子骆驼填了一把料。

  “这老伙计前些年在背水的时候,从沙丘上摔了下来,崴了脖子”,就成了现在这副模样。王天昌粗糙的大手心疼地摩挲着骆驼的后颈。旁人都劝王天昌卖了这峰骆驼,但他舍不得。当初买骆驼是为了治沙,骆驼伤了脖子也是因为治沙。在王天昌眼里,骆驼是他跟儿子王银吉多年一同治沙的功臣。

  为能填饱肚子,上世纪八十年代,王天昌一家移民到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第九组。没想到这点要求在这片土地上实现起来会这么难。

  长城乡背靠腾格里沙漠,种粮食就是要跟沙漠争地。麦子刚长出一尺,就让沙子吹成黄毛毛,眼看着沙子一尺一尺逼近了田地,王天昌欲哭无泪。1999年,王天昌、王银吉爷俩横下心,“要干点冒险的事情!”不能让沙再压了庄稼。

  久居风沙口的庄户人家,深受风沙之害,拖着鼻涕的小孩子都会念几句顺口溜——“大风一起不见天,沙骑墙头驴上房,一茬庄稼种三遍,大风绝收小风欠”。治沙,哪那么容易?也不知啥时候,王天昌、王银吉在村里被换了称呼,被喊作“王傻者”“王瓜者”“王疯者”。父子俩不理会,背着苗子一头扎进了沙窝。

  头天挖好的树坑,一夜间就被沙填平;刚种好的树苗,第二天就被风连根拔起。刚开始的时候,王天昌父子只知道埋头种树,树苗成活率却极低。失败次数多了,王银吉跑去请教专家,专家说要先固沙、再种树,不同品种的苗木还要栽植在沙丘不同的部位。寒冬腊月,迎着呼啸的风沙,爷俩裹上棉袄,背着干粮,在流沙最严重的地段观察沙丘的流向,终于摸索出一套科学的种植方法。“现在哪个地方栽上活、哪个地方栽上死,哪个地方会让风吃掉、哪个地方风吃不掉,都总结出经验了。”王天昌捋着花白胡子,开心地笑着。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