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96岁抗战老兵文振亚:敌人来了 怎能不扛起刀枪奋战(图)
//www.workercn.cn2015-09-02来源: 中国青年网
分享到:更多

  “我永远不会忘记国耻,也不会忘记日本鬼子是怎样糟蹋我们同胞的,有的事情可以忘记,有的绝对不行!”说起抗日战争那段历史,96岁的抗战老兵文振亚情绪有些激动,握着志愿者的手,一字一顿地说着,仿佛这一切就发生在昨日。

  文振亚,出生于1919年,祖籍湖南会同,是宋朝末年爱国英雄文天祥的后代。自幼受父亲的教导,1939年正式参军入伍。1942年因故返乡,后出资顶办当时濒临破产的《西南日报》。解放后,到学校任教。如今,虽已96岁高龄,口齿依然清晰。家里墙壁上的戎装照与一身的儒雅气质,似乎已经在诉说那段弃笔从戎的抗战故事。

图为抗战老兵文振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雅莹 摄

  “敌人来了,我怎么能不扛起刀枪奋战”

  文振亚的父亲是一名军官,14岁参加县里考试,成为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秀才。1924年,因为得到北伐军24集团军总司令唐生智提拔,接任唐部19师的参谋长。

  文振亚的四姨之子梁陶与文振亚岳父粟沛胞弟、后来获授大将军衔的粟裕是湖南省立二师的同窗好友。1927年5月,国民党反革命势力发动“马日事变”,二人便逃到了文振亚家中,文振亚的母亲找出两件长衣马褂,叫二人换去了学生装,并为二人准备了午餐。餐后,文振亚的父亲为二人准备了80元光洋作路费,并用化名开了军用护照,以防途中的万一,帮助二人逃离长沙。

  “从小父亲就教导我保卫国家,敌人来了,我怎么能不扛起刀枪奋战。”文振亚神情坚定,参军上战场的决定至今难忘。“只可惜我父亲去世的早,1928年,我爷爷和父亲相继作古。”

  1933年,文振亚从高小毕业后,去长沙参加考试,继续学习。后来,家里实在没钱供他继续读书,到初二便辍学了。1935年,南京一所由邵阳人熊冲开办的私立三民中学,来长沙招生,文振亚被破格录取。

  本该继续读书的文振亚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一起,发生了转折。“我记得是1937年时候,国民党国防部向全国大中学校下了一纸通令:凡高中二年一期以上及大专学生,一律停课,集中军训。我在接到通知后,就和三民中学的同学们一道到孝陵卫集训总队报到,当时我被分配在二大队一中队,开始了学生集训。”

  “我责任重大,每天要对周围的人进行授课”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南京有沦陷危险,文振亚随学校迁到了邵阳。1938年春节后,文振亚被分配到民众集训大队工作。

  民训大队主要负责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我责任重大,每天要对大队周围居住的壮丁进行授课,如徒手训练、战地急救、防空引领、红歌训练等。”文振亚回忆道。

  当时,在洪江做民训工作的人数并不多,有陈兴、戴世虎、文振亚、周汝聪、贺琼(女,革命烈士)、杨琼(女)、郭振和(女)、梁慧(女)。据文振亚回忆,陈兴是会同丰山乡人,当时省立桃园四中教员,被派到洪江民训大队担任指导员。担任大队长的是邵阳人戴世虎,国立蓝田师大学生。文振亚和周汝聪担任中队长,主持18岁至45岁壮丁的军事训练。几位女同学则负责做妇运工作,发动妇女参加抗日团体。

  文振亚说,洪江民训大队部设在莲花地民生工厂内,当时民训队还专门设立了几处收容所,他负责炎黄宫地段,他每天清晨都要到莲花地集合,对居住该地和高坡宫这一保的壮丁进行徒手训练,夜晚则在歌诗坡下的炎皇宫教唱救亡歌曲和讲授战地救护、急救和防空常识。正是因为民训队的宣传工作,很多洪江青年才踊跃报名入伍,支援北上抗日、卫国救亡。

  “我要到一线去,去一线打日本鬼子”

  在民训队工作期间,文振亚看到经常有《新华日报》、《观察日报》、《抗战》、《群众》等刊物送来给周汝聪等看。当时,文振亚很是诧异,便询问周汝聪:“这些报纸哪里订阅的?多少钱一个月?”周汝聪回答他:“是赠阅的,你看就是。”由此,文振亚才开始接触进步书刊,逐渐才了解到贺琼等人是共产党员,才第一次了解到延安。

  1938年秋天,民训工作结束,文振亚、杨琼一行乘船东上离开了洪江,贺琼、江仁杰继续留在洪江从事革命工作。然而,这却成为他们的诀别,贺琼壮烈牺牲了!每次回忆起这些,文振亚的神情异常凝重。

  “我要到一线去,去一线打日本鬼子。”1939年2月,文振亚报名参军,投身一线抗战,受编于国民党70军107师3团1连。此时,第九战区在长江以南的赣北、湖北地区与日军第11军形成对峙,第19集团军在南昌北正面进行防御,第70、第49、第79、第32军及预备第9师在箬溪以东修水南岸至鄱阳湖西岸并列展开。

  3月17日,日军进攻吴城,南昌会战打响。“我们结束军干训后,同学们就直接赴沙场了。”文振亚回忆起当时同学们唱的歌:“这是时候了,同学们!该我们走上前线!我们没有什么牵挂,总还有点留恋,学问总不易求得完全,要在工作中去锻炼。困难已经逼到眉尖,谁有心长期钻研。别了别了!同学们!我们再见在前线!别了别了,同学们!我们再见在前线!”

  “后来得知,很多同学死在了战场上。我能活下来,是幸运者,但是上战场、拼刺刀,我毫不退缩。”文振亚说,“当兵,是我最重要的选择,我不后悔。”

  文振亚在70军干训班时,由党支书郭超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文振亚因身份受到怀疑,被迫离开70军回乡避风。后因叛徒出卖、组织转移等,文振亚返乡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