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车间里走出的“科学家”
//www.workercn.cn2015-04-2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车间里走出的“科学家”

——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宝钢技能专家王军(上)

  2015年4月15日,王军(左二)将他的创新经验和成果与同事分享。新华网发(翁志成摄)

  为了一项层流冷却技术的研发,他已经忙碌了10年。

  从一名生产线末端的钳工到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用了20年。

  在创新的道路上,他走了30年,不曾停歇。

  每一次创新,每一项成果,都铭刻了这位普通钢铁工人对生产工艺革新孜孜不倦的追求,也记录下那一连串了不起的成就: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

  他就是上海宝钢股份热轧厂技能专家王军,先后取得国家专利及申请168项、宝钢技术秘密26项和PCT国际专利申请4项,在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诸多创新成果替代进口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创新不仅是社会精英、科学家的‘分内事’,创新同样可以成为一线工人的‘专利’。”对王军和他的创新团队来说,他们参与并享受着工业4.0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了不起的0.8%

  0.8%,乍一看,是一个微乎其微的数字,却是王军近年来最引以为傲的成就。

  王军从2005年就开始研究的“层流冷却关键装备技术”,如今已发展到第四代。4.0版本的层流冷却技术将提高0.8%的钢材成材率,这意味着钢材边缘部分的损耗率将降低0.8%。

  王军算了一笔账:“假设我们一年的钢材产量为500万吨,提高0.8%意味着一年为企业创造出4万吨钢材,还可以大幅节约水、电的消耗。在社会化大生产连续高速生产的情况下,成材率提高0.01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这0.8%的得来,整整花了10年时间。

  在热轧产业,层流冷却对钢材的成材率至关重要。由于冷却速率不同带来的分子结构差异,往往使大量钢材的边缘部分被废弃。但由于冷却设备多年来一直被德国和日本垄断,国内的钢铁企业想要改进这项技术也是束手无策。

  2005年,王军所在的生产线面临着更换冷却设备的难题。如果继续沿用德国的设备,不仅预算需要2.3亿元,而且钢材边缘损耗率高的问题还是无法得到改善。王军接下了改进层流冷却装备这个“挑战”。

  当得知王军要开始研究这一课题时,很多人好心地提醒王军:“国外专家都不行,你一个普通工人,怎么敢轻易挑战?”但王军对自己和企业充满了信心。

  从2005年开始,他花了3年时间准备方案,直到2008年才真正立项实施。“那段时间我都在学习、思考这项技术在国内外的进展情况,思考自己有没有创新的、可靠的想法。”

  在王军的口袋里,笔和纸是“标配”。虽然现在计算机普及,但生产线上不可能拿着电脑干活,带上纸笔,遇到情况就能随时记下数据。有了数据,才能分析,才能踏踏实实地解决问题。随后几年,他一边工作一边研发,改进和优化装备。这才有了技术从1.0到4.0的持续升级,才有了成材率的提高。

  从此,这套系统全部置换成了宝钢技术。更重要的是,这套从原理上就领先于进口技术的设备,让王军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当你的装备技术都不依赖别人的时候,就是两条腿在走路了!”王军开心地说。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