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中国劳模是怎样炼成的?变的是面孔 不变是精神
//www.workercn.cn2015-05-06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更多

  从建设家园到实现现代化

  劳动者的时代使命

  劳动者形象的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是时代对劳动者的需求变化。

  比如在王进喜的年代,正值百废待兴之时,打出中国自己的油井,结束用“洋油”的时代,是时代使命。“铁人”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之下,筚路蓝缕,在探索新中国工业化道路上做出了伟大的尝试。

  用王进喜的话说,“要让我们国家省省有油田,管线连成网,全国每人每年平均半吨油”。那时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莫不是怀着这样的心忘建设家园。

  在接受采访时,几天前刚刚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副会长、唐山丽泰集团公司董事长、玉田县鸦虹桥镇刘现庄村委会主任白利国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改革开放,让一小部分人富裕起来。我刚好是其中的一分子。富裕以后,我便觉得自己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为自己的家乡负责,为身边的人服务。通过我的努力,让村民一起富起来。”

  原本是农村企业家的白利国,在2009年决定回村里当村官,带领农民致富。几年来,全村2000人的人均收入从3000元增加到1.2万元。

  “所有的劳动模范,都有一种榜样的力量。担任村官之后,我积极推进城镇一体化,让村民们住上楼房,生活质量大大提升。同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举办爱心奉献活动,树立榜样,提高村民的思想境界。现在村民们互帮互助,整个村里人与人之间的爱更多了。看着村民们生活富裕,家庭幸福,我的心里也很舒服。”白利国表示。

  劳模们的成长,与时代同步。

  “我走过的路,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名普通工人命运变迁的路。”全国劳模包起帆从机修工干起,一直干到工程师、码头公司经理、集团技术副总裁。“经历告诉我:工人的利益只有和国家的改革发展连在一起,才是永久的、根本的。”

  1968年,包起帆刚工作时,上海港年货物吞吐量只有3570万吨,在世界上没有什么地位。“正是靠我们的双手和智慧,上海港年货物总吞吐量已经连续多年跃居世界第一。”

  顺应时代的发展,全国总工会近年来完善劳模评选标准,在继续提倡“无私奉献”的同时,“对事业有突出贡献”成为首要标准。

  1950年以来,累计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8万余人次。1989年以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中国在成为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新行业不断产生。2015年的劳模中,不乏理财规划师、农艺师等新职业的代表。同时,纵观近些年的全国劳模,高知识、高技术、创新型人才的比例逐年升高。劳模们身上拥有一种新时代的创新精神。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