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王仪田:改写压缩机依赖进口历史
//www.workercn.cn2015-01-01来源: 科技日报
分享到:更多

  用心工作就是用心生活

  有人问王仪田,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工作?他说:“我从不把工作当成负担,在工作中我能感受到快乐。”

  1990年,带着陕鼓集团第一个研究生的光环,王仪田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分配到当时总部还在西安市区30公里以外的临潼县,从事轴流式压缩机的研究、设计工作。进厂伊始,获知即将从事的工作,王仪田顿时觉得满头雾水,忐忑不安。“与我本科、研究生学的核反应堆、流体机械专业都不对口,基本原理都没学过。”王仪田说,“不过,陕鼓当时的生产任务少,空闲时间很多,这是充分学习的机会。很多人没活干就玩,我就看资料、写论文。”

  王仪田最终没有退缩,企业的资料室成了他最爱去的地方,当年陕鼓资料室的借阅单上王仪田的名字是最多的。那时,压缩机方面的技术资料基本为德语,而从未学过德语的他,就靠一本德汉词典,一个词一个词地“翻译”。为了精益求精,光是一本《轴流式压缩机原理》,他就翻看了6遍以上。时间长了,他会了一门“哑巴德语”——基本能看明白,但一个词也不会读。他并不满足于此,又钻研起了德国技术的核心程序。“不了解核心程序虽不影响大的工作,但你就无法改进提高”。一年后,他发表了关于轴流压缩机技术的首篇专业论文,不仅掌握了该程序,而且发现了其中物性参数计算公式的错误。他对程序进行了修改和移植,不但增加了汉语版,而且延伸出很多新的实用程序。最关键的是,使其从以往只能在大型计算机上应用,变为可以适应普通电脑。“过去用这个程序绘制性能曲线,必须反复跑武汉上专用计算机,一次设计需要一两个月,现在三五天就能完成。”王仪田说。

  那段时间,王仪田工作、学习经常不分昼夜。一次,他正在办公室埋头学习,忽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这才发现已是深夜,整栋楼空荡荡的唯有他一人。还有一年初冬,王仪田作为促销团队里的专家去外地给客户讲解技术。方案已经做好,但临出发前一晚,他觉得还不够完美,于是连夜修改。早晨6点,领导喊他出发,却发现他还在办公室做方案,已经冻得哆哆嗦嗦说不出话来。从此,领导有了一句口头禅:“你们都看看,王仪田是怎么工作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王仪田养成了习惯,双休日只休一天或半天,每年20天的年假也不休,甚至公司奖励的外出休假,他都因为工作放弃了。“谁比谁聪明多少不一定,我很欣赏那句话——态度决定一切。”王仪田淡然地说。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是航空航天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研究的重要装置,由于技术和布置型式的需要,风洞动力系统必须采用轴流式压缩机。这样的机组由于技术难度大、工艺复杂,过去一直被国外进行技术封锁。为攻克这一技术难题,王仪田和他的研发团队历时9年,攻克了气动、油气密封、防腐蚀、转子动力学等技术难题,最终迎来了希望和成功。

  今年3月27日,由其研制的国产第一套实验用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缩机组在用户现场运行成功,性能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专家认为,这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对该项技术的垄断,而且在世界风洞领域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实力。他领衔研制的大型高炉用轴流压缩机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高效节能的大型高炉鼓风机技术已应用到宝钢5000立方米级高炉项目,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替代了进口,而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多年来,王仪田及其研发团队研制的各类轴流压缩机组达到了1600余套,创造产值270亿元,创汇达到2.3亿美元,由此替换和替代的离心式压缩机,每年可节能约63亿度电。(本报记者 史俊斌)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