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宝汗·埃恩赛根:边防线上写情怀(图)
//www.workercn.cn2016-01-25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1月13日,64岁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山农场职工宝汗·埃恩赛根(见图,右一),把在家放牧的小儿子沙哈提别克·宝汗带到苏海图边境线,讲解放牧巡边的注意事项……

  中蒙边防线上,宝汗·埃恩赛根一家三代人,书写着军垦人的赤诚爱国情……

  宝汗·埃恩赛根巡逻的地段“苏海图”(蒙古语译音,意为有“红柳之地”),堪称中蒙边境最险最苦的边防线。

  1971年3月的一天,宝汗·埃恩赛根跟着父亲赶着牛羊转场到苏海图巡边,当他们经过一个山口时突遭雪崩,19岁的宝汗·埃恩赛根亲眼看着父亲被崩塌的积雪掩埋。从此,他对巡边产生了一份特殊的感情。

  宝汗·埃恩赛根从小跟着父亲放牧巡边,是苏海图边境线的“活地图”。后来他主动请缨,继承父亲的马鞭,到苏海图牧区放牧巡边。随他一同赶赴边防线的还有妻子和5个年幼的儿女。

  一天,宝汗·埃恩赛根巡逻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山沟时,发现这里远离界碑,容易造成人畜越境,他下马挽袖,堆起石头当做“界碑”。

  因为觉得“界碑”上没有字就不能代表国家的主权,不识字的宝汗·埃恩赛根模仿着界碑,在堆起的石头上刻下“中”字。此后,放牧的牧民们只要看到这个刻着“中”字的特殊界碑,就知道已临近边境线,赶快把羊群赶离边境一线。

  从此,巡边时只要看到哪里没有明显标志,他就堆起石头刻下“中”字,在深山荒岭之上立起一座座特殊的界碑。

  31年过去了,宝汗·埃恩赛根到底刻下了多少块“中”字界碑,自己也说不清。

  如今,有着初中文化水平的沙哈提别克·宝汗,在父亲竖立的特殊“界碑”上补上“国”字,续写着军垦人的爱国情怀。

  孤寂的苏海图边境上,除了守卫的边防战士,就是与宝汗·埃恩赛根一起放牧的牧民。在边境牧民眼中,宝汗·埃恩赛根是一个充满忠心和爱心的护边员。

  这里远离城镇,信息闭塞,宝汗·埃恩赛根骑马翻山越岭,向牧民宣讲党的政策、国家法律。在他的影响下,10多名年轻牧民向连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5名牧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11年古尔邦节前,苏海图牧场家家户户宰牛宰羊准备过节。贫困职工胡拜却愁云满面:妻子患有严重高血压,两个女儿眼睛残疾,儿子又智残。宝汗·埃恩赛根赶着两只羊来到胡拜家,和胡拜一起宰羊生火,临走时还留下200元,胡拜一家人感动地泪流满面。

  宝汗·埃恩赛根深知军民团结对边防的重要性,每年转场到苏海图边境牧区,他都会给边防战士送去爱心。

  “新战士到了边防连队,宝汗·埃恩赛根就把他们请到家中,送上暖心的奶茶和手抓肉,让战士们体会到家的温暖。”苏海图边防站老班长胡俊生说。

  巡逻路上与战士同行,暴风雪中把大衣脱给边防战士……宝汗·埃恩赛根的毡房成了战士的“兵站”,牧场成了士兵的家园。

  宝汗·埃恩赛根像螺丝钉一样守护在苏海图边防线上,创造了连续31年我方未发生人畜越境事件的守边业绩。(胡仁巴摄影报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