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西藏申扎县买巴乡聘用干部次巴:一刻都没想过放弃
//www.workercn.cn2015-11-16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西藏申扎县买巴乡五村地处羌塘草原深处,当地牧民群众一直延续着祖辈们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老百姓收入单一,生活贫困。

  聘用干部次巴(上图)30多年来千方百计带领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农牧民群众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五村也实现了从后进到先进的美丽嬗变。

  抱团:成立贫困户互助组织

  五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是买巴乡境内贫困户最多的一个行政村。次巴也是一名贫困户,早有消除本村贫困的念头。可是根基差、底子薄,如何才能有效扶贫呢?

  次巴挨家挨户走访,找出五村贫困的症结所在:村民居住分散、劳力分散,加之村民缺乏扶贫互助的意识,无法形成合力脱贫致富。2010年,在广泛征求村里牧民群众的意见后,次巴下定决心,组织村里所有的贫困户,以群众自愿参加的形式组建一支扶贫互助组织——五村扶贫互助社。

  刚开始组建扶贫互助社的时候,不少村民存有疑虑,次巴一个一个做思想工作。在他苦口婆心地劝说下,全村66户中有15户参加进来。

  “若要吸引更多的农牧民自愿加入,就得干出点名堂来。”可是干项目的资金哪里来?为了不让群众失望,次巴东奔西跑,下找同村及亲戚,上找各级单位领导,当他筹集到6000元启动资金时激动不已。“好几个晚上都没睡着。”

  钱很少,但是还得干下去。一番前思后想,互助社用这笔启动资金加上政府补贴购买了两辆拖拉机,首先解决了当地运输困难。次巴带领自愿参加的贫困户,自筹资金组建扶贫互助组织施工小队,承包修建羊圈、打砖等项目。随着村里摩托车日益增多,次巴便带领群众组建了摩托车修理厂,交给培训后的贫困户轮流经营,不仅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也极大地方便了农牧民群众出行。

  正如次巴预料的,取得经济效益后,其他贫困户纷纷主动申请加入扶贫互助组织,成员从刚开始的15户增加到35户。

  改变:由“输血”转向“造血”

  为了继续发展扶贫组织,也为了筹集建设资金,次巴积极奔走,用他的信心和热情感动了各级领导,争取到上级支持。

  随着一个个项目不断实施,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次巴最欣喜和骄傲的是村民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从被动到主动、从怀疑到相信。

  由于村里条件有限,好多项目规模较小或形不成规模,也缺乏长远规划。他开始琢磨,如何长效扶贫?

  次巴想方设法把项目实施与县里实施的扶贫技能培训结合起来,通过技术人员的技术优势和项目产业优势结合,让村民学习技术;通过转移就业,为村里争取脱贫机会。

  2010年以来,县扶贫办支持买巴乡五村实施“借畜还畜”项目,该村35家贫困户158人直接受益。

  2011年,互助组织拿出1万元,组织群众自发修建起一个蔬菜种植基地。

  2014年,村里实施民族手工艺及服饰加工项目,成立了以加工帐篷为主的手工作坊。

  ……

  在次巴和村民的努力下,扶贫互助组织目前每年分红现金、畜产品折算达1.5万元,集体资金现金达5.7万元左右,固定资产折算达50多万元。

  “尽管这么多年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一刻都没想过放弃,并且有动力和信心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憨厚不善言辞的次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扎 西 琼达卓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