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大学生村医,先拜师傅学方言
//www.workercn.cn2015-08-20来源: 新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南京市高淳区淳溪镇长乐村。傍晚下班后,24岁的高聪跟着58岁的杨周华走出村卫生室,他俩都推着车,夏天的斜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村道弯弯曲曲的,两边都是房子。见到坐在家门口纳凉的村民时,杨周华就停下来跟他们说话,问问身体情况。让高聪感到钦佩的是,毕竟是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村里5000多个人,老杨叫得出每个人的名字,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也都装在他脑子里。

  为了解决乡村医生队伍日渐萎缩问题,从去年开始,高淳区在省内率先推出大学生村医工程,招聘医学院校毕业生到村级卫生室当村医,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由政府财政支出。高聪是安徽安庆人,去年从山东一家医学院毕业,今年5月调到长乐村卫生室。在凤林卫生室工作时,高聪并没有意识到以难懂著称的高淳方言会影响工作,因为前去就诊的居民,即使普通话不那么标准,他也基本能听懂。但长乐村是地道的农村,多数村民尤其是老年村民根本不会说普通话。有一次,一个村民到卫生站买药,说的药名高聪压根儿没听懂,买药的人比划了半天,高聪还是没听懂。最后他灵机一动,让村民写下名字,查看卫生室档案中历史用药记录后,才弄明白来人要买什么药。

  医生给病人看病,听不懂病人的话怎么行?好在有个现成的师傅杨周华。老杨18岁时当上村里的赤脚医生,一干就干了40年,深得村民敬重。高聪提出拜老杨为师,不仅学临床经验,还学方言。老杨说,再过一年多我就要退休了,正愁卫生室没有医生呢,我就希望你留在这里!此后,每次村民来就诊,高聪听不懂方言时,老杨就当起“翻译”,并凭着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高聪进行指点。

  7月20日的一次经历,让高聪更加明白熟悉村民对于一个村医来说多么重要。那次,卫生室来了一名60多岁的村民,说他老伴头晕,还发热,买了一种降压的药,可是咽不下去,想借用一下卫生室的血压仪。过了一会儿村民回来了,说老伴的血压很高。坐在一边的老杨听了,脱口而出说,你老伴从来没有高血压的啊,看来有意外!说完,起身就要去村民家里。高聪心里一动,自告奋勇跟着老杨去了这位村民家里,到了后发现村民的老伴虚汗淋漓,额头滚烫,病情危急,就赶紧打电话喊了救护车转到区人民医院,后来区医院的医生说,幸好及时送来,否则真很危险。“要是那次杨老师不去村民家里,就要出事了。”高聪说,所以,他决心尽快熟悉村里的人,尽量多去村民家里。

  此后,高聪先协助老杨将村民的健康档案一一输入电脑,然后有空就去村民家里。村民见到年轻的村医来了,都很客气,这让高聪特别有成就感。其中有一名独居的老人问高聪:万一我半夜里发病,能不能打电话给你啊?高聪说,当然可以打啊,你信任我,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现在,高淳话我能听懂六七成了。”高聪说,争取再过几个月全部听懂,并准备学着说高淳话。不过高聪也有烦恼,他女朋友是学护理的,在徐州一家医疗机构工作,“现在我在卫生室当村医当得很顺心,杨老师像对待儿子一样对待我,我跟村民也有感情了,很想长期待下去,可是编制没解决,心里不大踏实。”他说,要是编制能解决,那么他就想在高淳买房子,女朋友也会过来,将来两人在一个村卫生室工作也可以。

  “这个不要担心。”前来卫生室走访的高淳区卫生局局长周晓庆听了高聪的心事,对他说,把大学生村医择优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是全区大学生村医工程中本来就有的设想。现在全区170多名村医中,三分之一接近退休年龄,另外三分之一没有执业医师资格,如果不补充新鲜血液,再过几年就会出现大面积村医断档现象。想留住大学生村医,就是要给待遇,给编制。“当一个外地大学生会说高淳话了,村里的人头全熟了,这样的村医不进编制,说不过去啊!”

  (本报通讯员 杨 军 诸定翔 本报记者 朱新法)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