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高铭暄:鹤发银丝映日月 丹心热血沃新花(图)
//www.workercn.cn2015-04-29来源: 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可以说,国际社会防卫学会极为精准地概括了高铭暄教授对世界刑事法治文明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也昭示了高铭暄教授此次获奖的四重意义:

  其一,荣膺“切萨雷·贝卡里亚奖”是国际社会防卫学会对高铭暄教授道德文章的最高褒奖。

  纵观高铭暄教授执教治学生涯,他始终坚持并倡导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和刑罚人道主义等基本原则;坚持刑法的职能是保护社会和保障人权并重;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是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坚持犯罪圈的划定界限要明确,入罪门槛要妥当;坚持定罪量刑必须做到事实清楚,程序合法,裁量适当;坚持治理犯罪必须运用综合手段,刑法是必要的,但又是有限的,刑法只是后盾法、保障法,刑法的干预要适度,克服刑法万能主义;坚持刑法的目的是通过惩罚和矫正实现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严格控制和慎重使用死刑,逐步减少死刑的适用,直至最后废除死刑。

  正如国际社会防卫学会主席路易斯·阿罗约·萨巴特罗所言,“高铭暄教授的肩上汇聚了前人的最高品质,极富成果地将其一生贡献给了刑法科学和刑事法制的发展进步以及人道主义刑事政策的传播普及”,授予其“切萨雷·贝卡里亚奖”可谓实至名归。

  其二,授予“切萨雷·贝卡里亚奖”是对高铭暄教授目前所在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刑事法研究领域卓越业绩的积极肯定。

  国际社会防卫学会的颁奖词热情地讲道:“大师之所以谓大师,不仅在于其著述,还在于其培育团队和学派的能力。这正是高铭暄教授。他不仅建构了传统的学院教育,还向各欧美一流大学敞开了大门”,并且“他们的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已经受到联合国的认可,成为其成员机构”。

  众所周知,以高铭暄教授、赵秉志教授以及卢建平教授等作为核心成员的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团队建院十年来,始终以国际化为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与诸多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知名科研单位开展卓有成效的深层次合作,目前已成为中外刑事法学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与纽带,并逐步成为在联合国预防犯罪与刑事司法领域享有重要谘商地位的研究智库与决策咨询机构,授予高铭暄教授“切萨雷·贝卡里亚奖”也反映了这一系列工作在国际层面所收获的积极反响。

  其三,颁授“切萨雷·贝卡里亚奖”是对我国全体刑事法理论工作者辛勤耕耘的诚挚敬礼。

  正是以高铭暄教授为代表的中国刑法学人不断融入世界并且赢得尊重、取得话语权,有力推动了中国刑事法治走向现代化以及与国际原则和标准、人权和人道精神的协调互动。

  对此,国际刑法学协会主席约翰·梵瓦勒(John A.E. Vervaele)教授在颁奖仪式上深情地说道:“高铭暄教授,我亲爱的同事与挚友,是中国刑事法制与外部世界的桥梁。他将世界带入中国,使中国走向世界。他的不懈努力助益于中国和中华走向世界的中心。”

  其四,授予“切萨雷·贝卡里亚奖”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刑事法治走向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高度关注与普遍认同。

  正是在此意义上,有学者评价此次获奖是“中国法学走向世界的标志性成就,在中国法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对于我们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法学界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增加了学术自信和法治自信”。(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副教授)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