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晋事晋人】王岐林煤海中的技能高手
//www.workercn.cn2015-03-24来源: 山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王岐林正在机修厂检修四组合开关。 本报通讯员摄

  在王岐林的履历上,“技术”与“创新”是两个重要的关键词。也正是凭借这两点,他从一名普通的采煤工成长为山西潞安集团的首席技师,并斩获了无数头衔——“全国技术能手”“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全国煤炭系统劳动模范”等等。去年年底,第十二届中华技能大奖公布,王岐林是我省省属企业中惟一一位获奖者。

  见到王岐林,很难将他与煤矿工人联系起来。50岁出头的年纪,中等身材,气质斯文,说话间略带几分书生气。如果要介绍他的工作成绩,熟悉他的人会说他严谨、认真、敢于创新。而他自己往往会谦虚地说:“只要坚持先学一步、多会一点,各个环节、各个参数都能做到严格把关,不论是再大的设备、再难的技术都会乖乖地正常工作。”

  在王岐林工作的潞安集团余吾煤业公司,有一套“望、闻、听、摸”的煤矿机电系统故障四字诊断法,这是王岐林独创的拿手绝技。正是通过这套方法,他对井下的关键生产设备和系统进行了严密的会诊和治疗,并在采煤机上安装了特殊标识的人体红外线监控装置,精准实现了采煤机影响人员安全时的自动闭锁,同时还在工作面运输机开关上加装了特殊保护装置,不仅使设备的运转率大幅提高,还使各类事故下降了95%。类似这样的革新项目,王岐林先后参与开展了37项,涉及企业安全生产、设备防护、改善作业环境、质量标准化等方方面面。

  有人说,技术是工人的命根子。可王岐林却没把知识和技术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他总是说:“我是企业培养的,再高超的技术也属于企业。”2010年,企业成立了以王岐林的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从此,他广收门徒,将一身绝技倾囊相赠,先后培养出机电专业高技能人才505名。在当好教练的同时,王岐林还充分利用工作室的有利条件搞创新。这样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

  余吾煤业主井井架高76.8米,重1234吨,井架提升设备是德国进口产品。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原本不懂外语的王岐林凭着惊人的毅力硬生生把德文说明书和所有的专业词汇弄懂背熟,全面掌握了“洋设备”的使用性能和状况,并带领工作室团队针对设备的应用缺陷进行了科学改进,改进了主井煤炭装卸装置,使每次装煤时间缩短了5秒,提升能力提高了7%,每小时可多提原煤100吨。这一改进,让苛刻严谨的德国专家都对王岐林及他的工作室直伸大拇指。(记者 杨 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