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阿布都:三十年修了三座桥(图)
//www.workercn.cn2015-01-12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

  维吾尔玉其温乡有条湟渠,据说是当年林则徐修建的。湟渠的一边是下阿同村,另一边是热万村。和热万村相比,下阿同村缺一个村医。热万村有个远近闻名的村医,看儿科看得好。娃娃们病了就得带去瞧医生。

  “因为没有桥,很多街坊邻居都得绕10公里路才能上大路,再转到热万村去。要是孩子病了,火急火燎的。”从十几岁起,阿布都听过的、见过的耽误治病的事不在少数。“要是能在湟渠上修一座桥,能直接去看病就好了。”

  1983年,阿布都跟着师傅学习焊工、铁匠手艺,修桥的愿望越发强烈。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父亲时,老爷子非常支持。“‘是好事就一定要做’,这是父亲的原话。”

  当时阿布都刚结婚不久,准备修新房子。他拿出原本用来盖房做大梁的松木做桥身,又在铁砧上打出了上百根蚂蟥钉用来固定。几十天工夫,一座长14米、宽1.5米、高3米的木桥完工了,湟渠上有了一条生命通道,下阿同村有了第一座桥。

  “当时没什么技术做防水。木头虽然是好木头,可也经不起雨水泡,日子久了就朽了。”说起第一座桥,阿布都还是有点遗憾。

  1993年,第一座木桥要“退役”了。好不容易建起的求医捷径不能断。当时已是村里有名的焊工、铁匠的阿布都按照原先的样子,用原来的材料,在离老桥不远的下游又修了一座木桥。

  10年又10年,下阿同村村民的日子日新月异,可村民往热万村求医问药时,还是习惯从阿布都修的桥上走。

  “2003年的时候,有邻居跟我开玩笑说,‘阿布都,现在摩托车这么多,我们带娃娃看病要坐车去呢,你也得修个再宽一点的桥才行啊’。”于是,阿布都开始谋划建一座牢固、宽敞的桥。“我从收废铁的人手上买来了各种大号螺纹钢,用角铁、钢条焊出了桥身。再用电线杆下面的水泥墩连接、固定好做桥面……”阿布都说,在邻居的帮助下,第三座桥建好了,水泥的,桥面宽度1.8米。“这座桥,推着摩托车过一点问题都没有。”

  30年,阿布都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变成了两鬓斑白的中年汉。老伴儿说他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修桥。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