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段福海:“我要把美好的年华奉献给油田”
//www.workercn.cn2015-01-08来源: 中工网——《黑龙江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革新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庆油田采油八厂第二油矿倡导与荣耀同行,组织基层队技术骨干进行集体革新,为夺油上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为大庆油田采油八厂厂级培训师刘洪俊潜心钻研革新项目。 张书斌/摄

  豪华午餐,在大家的印象中,本应是肯德基的鸡腿盖饭、薯条可乐,让人垂涎欲滴。可到了大庆油田采油四厂五矿北十五队的这群“糙汉子”手中,却成了数九寒冬的时节,因为更换冷输井集油管线错过了回队上吃午饭的时间,风雪天里坐在井场旁吃着铜钱桥、啃着硬馒头的感人画面,看似大煞风景,实则却是杏北石油人的一份大担当、大作为。袁嘉尉/摄

  他是一名善于动脑筋的一线职工,先后解决生产难题300多项,研发科技成果110多项,其中90多项获奖,获油田公司重大技术革新奖10项,申报国家专利10项,有50多项成果在厂内推广应用,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2010年成为第四采油厂唯一一名技术革新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他叫段福海,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第二油矿工艺队地面工程师,从一名采油工成长为地面工程师,他与地面采油设备打了27年交道。

   “一个人文化基础差,但追求不能差;知识水平低,但志向不能低。只要坚持学习,就能超越自我;只要不懈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能为石油事业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作为一名石油工人,段福海对自己的人生是这样理解和认识的。

   在段福海的日记中,记者看见这样一句话:“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火热的,我要把这美好的年华奉献给油田。”生于老会战之家的段福海,受父辈的熏陶,自幼就知道了石油大会战的故事,并被铁人的故事深深感染着。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从那时起,“扎根油田、奉献石油”的理想信念便在他的心里生了根。他下定决心在这片充满生机的热土上,像“铁人”王进喜那样,学点真本事,干出个样来。

   1984年,由于当时油田严重缺员,段福海只在四厂技校读了半年就下厂实习。面对复杂的采油工艺流程,对于一个只在技校学习半年的他来说,什么也不懂。于是他就咬定一个字:学。

   工作中,段福海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遇到不懂或者不会的问题,他都会拿一个小本子记下来,回到单位找有经验的师傅进行讲解。经过两年的锤炼和打磨,他掌握了相关的采油知识,为今后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1986年,他考取了石油干部中专,三年的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提高。接下他又在探索中不停地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如饥似渴的吸收不同岗位的专业知识,终于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

   2002年还是一名普通测试工的段福海每天和工友们在井上对每口井地下资料进行录取。为找准第一手资料,不论是三九严寒还是烈日酷暑,他们在井上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但往往是仪器下到井口后,由于管壁结垢,仪器往下掉伴随着水量下降,辛苦测试出来的参数不准,并且一口井得测试好几次。段福海就琢磨怎样才能既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又能准确录取资料。他想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清除掉管壁上的污垢。于是,他从各小队搜集“废物”如一些不用的钢片制成“清刷器”,顶着近30度的高温,整日在井口上反复试验,那段时间他就像被焊在了井口上。

   执着终于换来了回报,段福海研制的“清刷器”一经使用便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管壁污垢被迅速清除后,测试仪器下入后不再受阻,测试记录准确了。这一小小的成功让段福海尝到了革新的甜头,因此他积极尝试投身到革新工作中来,深入一线,寻找和解决困难问题。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