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安杰依·瓦依达:他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灰色的波兰(组图)
//www.workercn.cn2016-10-14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安杰依·瓦依达去世了,波兰电影仿佛被强行画下了一个句点——终结的正是半个世纪以前,他亲手开创的时代。这位电影大师诞生于1926年,创作则开始于上世纪50、60年代,直到今天,他的遗作《残影余像》仍在代表波兰出战2017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瓦依达在世一日,波兰电影就不会有第二位代言人,不管是基耶斯洛夫斯基还是波兰斯基都未曾像他一样追踪本国的历史进程,并把波兰精神如此这般贯彻在电影之中。对“泛新浪潮”时期的波兰电影学派来说,他是执旗者,而上世纪70、80年代之交的道德焦虑电影同样由他表率。瓦依达最为人所熟知并且得到了国际奖项表彰的作品,恰恰对应着这两个集体创作的阶段。在1954年到1958年之间完成的战争三部曲:《一代人》、《下水道》、《灰烬与钻石》描述二战末波兰如同一个巨大的创口,暴露在纳粹德国和苏维埃政权的刀兵之下。后来的《大理石人》、《铁人》上下两集,更以《公民凯恩》的方式,重新检索新时代人民的无力与绝境、体制的强横与荒谬。

  瓦依达年轻时是战争的亲历者,暮年是波兰下议院的一员。颇为无畏的政治立场与社会责任感是其创作首要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则是对波兰精神与民族血脉的寻觅与总写。因此,在架空中仍可批判现实,在观察时一样返看历史。这两组关键词的交互,圈限了他不同题材的作品,共同展示出一个灰色的波兰,总在黑与白之间,在强国之间,在强意识形态之间。而隙缝中站立的,是灰色的波兰人,他们神情严肃而冷淡,天赋一种绝望而非宿命的悲剧感,担负强压同时诉求自由,承受苦难却又抗争不止。

  但这种灰色与瓦依达自己并不全然相似,因为他显然迷恋于民族命运和社会变迁投射到个体之上后的传奇色调。像上世纪80年代的那部《丹东》,法国大革命的演绎全然对应波兰镇压团结工会的社会场景,当时工会是他所拥护的“为人民服务”事业。活动其中的演员,无论是德帕迪约还是帕斯佐尼亚克,成为了可以改换身份的人物,其情感与仪态在多重时空重叠。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