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施大畏:回归初心
//www.workercn.cn2015-06-26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责任的担当

  2010年,施大畏曾赴山西的一所希望小学考察参观。学校的硬件很好,教师学历高,工资也不错,孩子们吃住都没问题。

  但是,施大畏更关心的是,学生们无论课上课下,只有课本,没课外读物可看。由此,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妈妈给我订了《儿童文艺》《少年时代》,这些杂志和读物,有时能够影响一个孩子一辈子。”

  偏远贫困地区的儿童信息如此闭塞,让施大畏十分牵挂。在文化基础较差的地方,更需要用对社会整体关怀的感情去作文化和艺术的传播。

  后来,施大畏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写了提案,呼吁国家把更多的儿童图书送到山村的学校里去。

  施大畏认为,艺术家应该要有担当,要用艺术满足社会的需求。如果艺术家跳出个性的局限,去思考社会的、共性的问题,艺术空间也会很大。

  “艺术家来自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有时可能会被头衔职位,或是名气利益所困惑,其实,我们忘了自己也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分子。事实上,只有心里始终怀揣着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使我们的作品有温度、打动人。”施大畏说,艺术家有话语权,有影响力,面对这片土地上所有养育着他们的人民,需要有所交代。

  艺术家需要有一颗赤诚的心,真正去关注、热爱这片土地。

  在施大畏看来,文艺工作者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去提升公众的文化艺术欣赏水平,要有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只有在公共文化服务建立起来之后,才能形成完整的社会体系,才能建立书香社会,让整个社会的浮躁慢慢静下来。文艺工作者需要对公众负责,承担起文化传播和引领的责任。

  “要怎样表达核心价值观?最好的表达形式,我认为就是文学艺术多元的成果。”施大畏说。

  有评论家称,绘画对于施大畏而言不是一种娱乐,而是一种责任。在绘画艺术的道路上,他更像一个苦行僧,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并不是别人强加的,而是他自己给自己的重担。

  使命的传递

  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眼看着商业化、娱乐化、快捷化的趋向正逐渐消磨着社会文化对艺术的坚守,这种担心和焦虑一直盘桓在施大畏心里。“现在为什么许多作品,有技术没有内涵?画室大了,离生活远了。有市场了,责任差了。”

  中国的艺术史是辉煌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宽松环境与国家日渐走向富强的现实也给艺术发展带来了宝贵契机。但与此同时,现今的中国画家面对的不仅是鲜花和掌声,还有无处不在的诱惑和陷阱。在市场经济大潮下,艺术作品可以自由地走向市场,用代表金钱的数字任意衡量。

  当创作变成一种商业的、被动的需要,文化的判断就会出现问题。在崇洋媚外的乱象之中,如何坚守自己的中华文化,坚守自己的文化判断,值得每一位中国画家去思考。

  施大畏意识到,在现今市场经济、大众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画家既要把握时代脉搏,又必须立足民族传统。“许多优秀的传统作品都很经典,有着时代的印记,需要我们重新拿出来跟大家讲。而现在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多人的创作跟风浮躁,出现了经典研究的空白。”施大畏说。

  施大畏谈起了20世纪6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批动画片,如《小蝌蚪找妈妈》等,均出自当时的艺术名家之手,堪称经典。但是,现在的中国动漫却在“去中国化”,跟风日美,风格只是一味地抄袭模仿。

  看过美国迪士尼的《狮子王》《花木兰》,施大畏发现里面的造型更具中国特色,更有中国气息。“别人都在学,把好的东西放入他们的文化现象中,这是他们自信的表现。而我们呢?都是在跟风,是没有自信的表现。”施大畏认为,当代中国的艺术创作者,缺少了坚守自己传统文化的自信,缺少了最基础的文化判断。

  余秋雨曾在新加坡作过一个关于中华文化的演讲。在那次演讲中,余秋雨提出了“第四座桥”的概念。他认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主要有几座桥梁通达另外一些文化群落。第一座是经典学理之桥,指我们的儒家经典为世界所知,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第二座是器物民艺之桥,器物指的是陶瓷、丝绸等,民艺指的是舞龙舞狮等民俗性的娱乐活动;第三座是文化信息之桥;而第四座桥,则是既能够被世界公认,又能反映中华文化群体人格的艺术经典。

  由艺术的途径来向世界传播和展示一个民族和一个文化的尊严,施大畏希望自己成为这样桥梁式人物。

  “如何问鼎艺术的高峰,如何真正走通这座桥梁?中国文化必须要在世界语境中建立文化自信。现在中国的很多艺术家,往往沉浸在笔墨趣味的阶段,缺少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整体关怀,也缺少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感。”在施大畏看来,文化到底是什么?艺术家首先要把这个问题想清楚。文化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直接肯定生命和世界的态度,对生命的敬畏,对历史、对世界的尊重。

  “西方美术史就是人对世界的观察方式改变的历史。而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到底好在哪?在于它对人类社会有深沉的认知。因此它能够在世界的语境中具有共通性和合理性。”施大畏说,“把中国自己的文化放在国际语境中寻找自信,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用中国传统来传递中国声音。”

  人物链接

  施大畏,1950年生,浙江湖州人。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兼任中华艺术宫馆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林风眠艺术研究协会会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视觉艺术大学客座教授。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杨杉 牛梦笛)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