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扈鲁的葫芦缘
//www.workercn.cn2015-06-26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资料图片

  小小葫芦,平平常常,有何神奇?但是,当你遇到扈鲁,探访过葫芦画社和葫芦文化馆,这种看法会顷刻改变,你会发现,这里面有大乾坤。

  天道酬勤 深耕画坛

  1962年,扈鲁出生在沂蒙山葫芦崖,传说八仙之一铁拐李的宝葫芦即采自此山。“我上小学时的第一幅素描作品就是画家门前的葫芦。”从那以后,他便与葫芦结缘,更萌生了当一名画家的艺术梦。

  山村子弟,兄妹七人,考大学是一种苦涩而又奢侈的幸福。为了提高画技,扈鲁辗转联系到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高天祥老师,并定期带着习作请他指导。

  为了省路费,扈鲁就搭乘县里去兖州拉柴油的拖拉机,天不亮就上路,回来也多是半夜;有时也搭乘镇上拉生猪的运输车,他趴在车厢顶棚上,紧握栏杆,一路颠簸。

  从1980年到1982年,连续三次高考失利,巨大压力几乎把扈鲁压垮。他决心考不上就不回家,干脆住在了曲阜师大。“我把自己关在学生六号楼的值班室里,几乎不出楼门,每天都在那里画画。有一天突然听到外面热闹的鞭炮,才想起来,该过年了。”

  1983年的除夕,万家团圆,羁留异地的扈鲁,独自吃着家里托人带来的煎饼。

  这年春天的艺考,扈鲁攥着两块钱在济宁度过艰难的一周。没钱住旅馆,他就栖身下水管道,从路边捡来两片草毡子,铺一块,盖一块,唯一的补品是出门时母亲塞给他的一把糖块。

  天道酬勤。就在这一年,扈鲁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从杨象宪、高天祥、杨硕等先生。

  备尝艰辛的扈鲁成为同学中最勤奋的一个。葫芦文化馆里挂着一幅速写《老扈酷夏练功图》:一个年轻人,身着背心、裤衩,腰间别一把破旧的蒲扇,左手扶案,右手疾书,汗珠从蓬乱的发间滴落。作者“老张”(张洪波)是扈鲁的同班同学,他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了这样的场景。

  暑往寒来。腊月,冰天雪地,扈鲁与同学冒严寒一起到野外写生,水彩刚涂到画纸上就结成了冰,如今仍可在那些作品中看到冰凌的痕迹。

  毕业留校后,扈鲁从事过多个工作岗位,但也从未放下艺术创作。他的第一本专著《扈鲁画语》中收集了作品近百幅,杨象宪先生看过后高兴地说:“扈鲁的创作已经从效法师长,进入自成一家的境地了。”并为他题写四个大字“贵在坚持”。

  闲暇之余,扈鲁喜欢带上画板出发,目的地只有两个:一个是一切与葫芦有关的地方,“善于发现这些植被的原生态和近乎‘野性的美’更为重要,因为这样才能创作出艺术的真实和夸张的真实。”另一个是一切与文化遗产有关的地方,寻根探源,他从灵魂深处发掘出艺术创新的源头活水。

  工作之外,葫芦就是扈鲁生活的全部。2007年,他创建葫芦画社,开通葫芦画社网站,并定期出版刊物在业内交流。

  “创办画社是为了给自己上发条。”扈鲁这样自省自勉。

  自葫芦画社创建以来,扈鲁的艺术创作开始进入丰产期。画家孔仲起说:“画葫芦者众多,但像扈鲁者甚少。扈鲁的作品构图完整、富于变化,表现出或若即若离,或痛快淋漓之感;尤其是画藤,将书法中的狂草技法融于画中,中国书画最强调的气势、韵味就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画家霍春阳说:“扈鲁的画好,好在什么地方?好在‘放松’二字,这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美术观察》主编李一认为:“扈鲁在这么窄的题材内,表现出这么丰富的内涵,非常难得;有的作品色彩取法自然,虽然是洗笔水的原色,但浓淡之妙存乎一心;有的作品用墨沉着,有苍润的对比,反映出作者的性情和思想,是思想的宣泄和释放。”

  葫芦画社创建八年来,艺术影响力和知名度日渐扩大。画家何水法参观画社后勉励扈鲁:“坚持葫芦题材是一种有益的艺术实践,一定要坚持下去,不断丰富提高创作技法,力争取得更大的艺术成果。”

  画家康征曾三次亲临画社,并专门撰写了《葫芦的文化品格——散谈扈鲁画葫芦》,对扈鲁具有开创性的艺术尝试给予了高度评价:“葫芦作为中国花鸟绘画的题材,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时代,但是把葫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放置在整个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创作,我以为确实是从扈鲁开始的。”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