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忆午马年离世的学人:纯纯粹粹的学者(图)
//www.workercn.cn2015-02-16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生甘为教书匠

    不只传授具体知识,而是要跟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吴小如家学渊源,能文善诗,其书法被评价为“冲灵和醇,神韵两绝”,然而在人人都是“书法家”的当下,他却说:“我不是书法家,我只是一个教书匠。”

    执教40多年,桃李满天下,仍自称“教书匠”,这并不是谦虚。吴小如说:“如果说我有什么嗜好,我唯一的嗜好就是讲课。”他教文学史,既能讲通史,也能讲断代史;他研究古代文学,既重诗文的字义考据训诂,又对文本揆情度理;他术业主攻古典,却还评赏废名、张爱玲等众多现当代名家作品,论述剀切,别有新意。

    20多年来,俞吾金指导并培养了40多名博士和硕士。但他一直坚持每学期为本科生开设《哲学导论》。由于慕名前来听课的学生实在太多,经常要换到复旦最大的、能容纳400人的教室才能让所有学生坐着听课。他还坚持每个学期为研究生开设外国哲学方面的课程。不少外系、外校的研究生也都喜欢参加俞吾金开设的讨论班和专题讲座。

    田余庆说:“教书不只是一个吃饭的职业,也不只是给学生传授一些具体知识,而是要跟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做了一辈子的教师,我最信守教学相长的原则,从教学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他在晚年一直强调,让更多的学生超越自己,是北大教师应有的襟怀。而现在,田余庆的很多弟子已是历史学界的中流砥柱。

    郑杭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级教授,很多的本科生都选修过他开设的课程。2012年,郑杭生从教50周年之际,作为国内注册的第一个以“社会发展”为主题的非公募基金会,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至今共资助了硕士生30名、博士生34名、青年学者90名。

    出世情怀入世精神

    让学问走入社会,“化艰深为大众”

    这些纯粹的学者,纯粹的教书匠,在时代的洪流中并没有躲进学术的象牙塔。

    俞吾金在上海的“粉丝”极多。他一直致力于“化艰深为大众”的理论普及。不仅奔走于沪、杭、广、深等多个城市为市民办哲学文化讲座,还在报纸上发表大量理论文章、演讲稿等。他曾说过,当年他躲在文科阅览室如饥似渴地阅读古典文学名著、写小说时,是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把他引出了书斋,而学术大众化是时代向学者提出的要求。当下,公众可以自我表达但不充分,需要专家的点拨和建议。而学者走到社会生活中,也会发现很多重大的时代哲学命题。

    2012年,郑杭生获得首届“费孝通学术成就奖”,给他的颁奖词这样说:“他注重和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组织撰写基于大规模的经验调查资料的社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体现了社会学的社会关怀和实践取向。他挖掘本土思想资源,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努力进行理论探索,为推动中国社会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开展“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时,郑杭生把这种治学理念总结为“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要具有世界眼光和前沿意识;所谓“立地”,就是要具有本土立场和草根精神。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重焕生机,而庞朴以其深厚的学养、精准的眼光,以及对于中国文化深入而广泛的思考,开启、引领并推动了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晚年,他还和汤一介一起启动了《儒藏》的编纂工程。《儒藏》收录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儒学文献3000余种,约10亿字,计划于2025年完成。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历史使命。(记者 杨雪梅)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