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邓杰鹏:一位壮族小伙儿“献血续命”的爱情
//www.workercn.cn2016-03-14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那是老公的血”

  患病后,为了维持身体机能,每个星期张晓晓要输一次血小板和“去白细胞红细胞”。由于各大医院的血液供应都比较紧张,病人用血需要排队,不能及时输血,病人常常会出现险情,而且一个星期输一次血小板和“去白细胞红细胞”的费用要2300元。

  了解到无偿献血后直系亲属可按实际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而且还能优先用血,邓杰鹏决定为妻子“献血续命”。

  2011年8月26日,邓杰鹏第一次走进南宁中心血站。小邓还记得,献完血当天晚上,医院就给晓晓安排了输血。

  献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全血,一种是成分血。全血就是直接抽取200~400毫升血液;捐献血小板是用机器将血液分离后只采集血浆和血小板,红细胞输回体内,捐献一份血小板,基本等于2000毫升全血手工分离的血小板。从2011年至今,除了第一次献出400毫升全血,每隔一段时间邓杰鹏就去血站捐献“1人份”或者“2人份”血小板。靠着丈夫的无偿献血,张晓晓得以长期免费用血,几年来从血站报销的输血费用已达8.3万多元。邓杰鹏累计无偿献血量相当于3.8万毫升。两本鲜红封面的献血证,填得满满的。

  “这些年来,我的身体里不知流着多少人的血,但我总觉得,那是老公的血。”张晓晓说。

  每次献完血,邓杰鹏的手臂都要疼上两天,谈起输血带来的疼痛,他说:“我所受的苦远远不及妻子的万分之一,献血是我唯一能为她做的,我吃这点苦根本不算什么。”

  有段时间,张晓晓转院到家乡河南那边治疗,邓杰鹏却依旧每隔一段时间到血站去献血。一开始,晓晓不理解丈夫的做法,那段时间她都不用输血了,丈夫还这么做,不怕伤身体啊。邓杰鹏解释说,每次去医院治疗时,血小板是最难约的,因为保存周期短,血站不敢大量采集。他看了血站的宣传材料,血小板只要15天就会再生,献成分血相当于让“血液出去旅游了一下再回来”,想到妻子生病时得到过那么多陌生人的帮助,他决定坚持献血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输血只是维持身体机能,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病情的反复不断煎熬着这对年轻人。

  2015年6月1日,邓杰鹏带妻子去医院做造影。报告出来那天医生悄悄地把他从病房叫了出去,告诉了他检测报告显示晓晓的盆腔部位有一个巴掌大的肿块,怀疑是卵巢癌。

  “别治了,回家吧,就算治好了也会复发。”考虑到邓杰鹏家里的情况,医生劝他放弃治疗。邓杰鹏当即表示,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他也不会放弃救治妻子的希望。

  医生被邓杰鹏的“固执”感动了,决定为晓晓进行手术。术后发现,晓晓盆腔部位的脓肿只是良性病变,不是恶性肿瘤。

  担心妻子不同意接受治疗,那份检测报告书被邓杰鹏带回家藏起来。术后晓晓知道这件事后,含着泪说,是丈夫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像我女儿得这种病,在有的人家,肯定早就被送回娘家了,可叹我的姑爷、亲家对我女儿这么好!”来南宁看望女儿的张晓晓母亲也感动地说。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