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开胸验肺”者张海超:妻已离 子将散(图)
//www.workercn.cn2015-05-20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张海超向记者展示他的“开胸”伤口。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张海超。

  一位维权者的“后开胸验肺”苦境

  尘肺病人维权代表赵文海去世引关注 张称“赔偿”支撑不了几年 三天不吃药会危及生命

  深对话

  近日,43岁的三期“尘肺”病人赵文海离开了人世,引起了社会对“尘肺”病人的再次关注。

  与此同时,曾用“开胸验肺”这种近乎壮烈的方式进行维权的张海超,也在经历着“后开胸验肺”的苦境。

  他告诉记者,“尘肺”病人能引起关注是偶然的,更多的“尘肺”病人死了也就死了,没有人知道。曾获得的职业病赔偿已经花去大半,剩下的钱也支撑不了几年。

  “肺移植”给张海超带来了新的困境,每个月维持七八千元的抗排斥反应药,让他觉得生命格外“沉重”。

  “赔偿”支撑不了几年

  张海超告诉记者,获得的120万元职业病赔偿已经花去90万元,剩下的30万元支撑不了几年。

  广州日报记者:拿到公司的赔偿后到现在花了多少钱,其中做肺移植手术花了多少钱?

  张海超:出院时计算,住院花了四十多万元吧,前三个月进行检查花了十多万元,其中新农合报销了几万元,一共花了有五十多万元。其实主要是出院后的费用,光是抗排斥反应的药物,每个月就要七八千元。这些药新农合还不能报,完全自付。

  我做手术之前,手里七八十万元还是有的,但是在做完之后,就觉得压力非常非常大。因为抗排斥反应药需要终生服用,没有医保,完全自付的话,一个月要七八千元,加上复查,一年不下十万元,活十年就要一百万元,如果没这个钱,是活不下去的。

  广州日报记者:尽管手里握着这些赔款,但未来的生活,是不是仍然有很多困难?

  张海超:那是,以后何去何从还不好说呢。有朋友问我现在过得咋样,我就开玩笑,说现在的日子还是水深火热。穷人得了富贵病,这个病是个“无底洞”。

  广州日报记者:那你对于今后的生活和未来有没有一些打算?

  张海超:我现在也挺发愁的。昨天去理发,人家说我现在头发全都白了。我妈前段时间去医院住院了,现在还要每个月六七百元医药费维持着。孩子上学等杂七杂八的加在一块儿,一年没个十万元过不去。

  广州日报记者:也就是说,剩下的这些钱维持个三四年也就差不多花完了?

  张海超:是。反正现在就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想多了也没用。

  没拿到赔偿只能“活活等死”

  张海超告诉记者,“尘肺”病人能引起关注是偶然的,更多的“尘肺”病人死了也就死了,没有人知道。

  广州日报记者:近日,赵文海去世引发媒体的关注报道,你觉得这样的事情是偶然的吗?

  张海超:是偶然的。不是说每一个“尘肺”病人的去世都能够那么幸运受到关注。赵文海在甘肃,算是“尘肺”病人维权的一个代表人物,在这个群体当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由于媒体的报道,也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并有网友自发捐赠帮助等。但是,更多的“尘肺”病人死了也就死了,没有人知道。无声无息地,这个家庭就没了。

  广州日报记者:如果不“换肺”的话,检查出三期的“尘肺”病人一般能活多久?

  张海超:这个不好说。根据后期的保养,一个人经济能力比较好的话,用药维持着,生命也会延长,生活质量也会相对高一些。另外,跟他工作时接触到的危害因素也有关系,有的接触二氧化硅、石棉,这个人也就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了。比如这个人接触的是二氧化硅,从诊断到生命终结,不会超过十年时间,最多也就七八年时间。像我的工友除了诊断出一期的还活着,就剩下我们俩了,其他都不在了。和我一样三期的,只有我还活着。有的人获得了赔偿去做手术、去保养院保养,感染了能及时治疗,跟“活活等死”的,肯定不一样。

  广州日报记者:没有拿到赔偿的,是不是就只能“活活等死”了?

  张海超:是,可以这么说。

  广州日报记者:这几年间,你有几个工友相继去世了?

  张海超:从2009年到现在,这么几年时间,十几个人都没有了。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