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何永智:海宁三轮车夫出版诗集《往事如歌》(图)
//www.workercn.cn2015-01-22来源: 浙江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王超英 摄

  陈强报道 最近,无论在海宁的书店还是街头,三轮车夫何永智出版诗集《往事如歌》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

  何永智现年63岁,从16岁开始写诗,年轻时插过队,后来当过工人,从工厂下岗后踩了20多年的人力三轮车……他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放弃过对诗歌的爱。笔耕诗坛40多年,他已有近百首诗歌发表在《诗刊》等大型刊物上,并多次获奖。《往事如歌》是他的首部诗集。

  踩车廿余年坚持写诗

  瘦高个,一身朴素的穿着,一双深邃的眼睛,骑一辆绿色的人力三轮车,像一朵云在海宁的闹市区飘逸,偶有“电光石火”般的灵感,他就躲进城市角落,匆匆地写下一首诗……这个人就是何永智。

  “我1952年出生于海宁硖石,小时候很喜欢听故事,每当隔壁老太太从书场回来,我们几个七八岁大的小孩就各自搬来凳子,团团围住她,请她讲《水浒传》、《杨家将》等故事,这大概是最早的文学启蒙。”何永智告诉笔者,直到16岁那年随二哥去盐官看潮,壮观的大潮令他深有感触,他在回硖石的公交车上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首诗,“一种叫诗歌的藤蔓植物从此缠绕我身。”

  何永智说,初中毕业后,他去农村插过队,干过各种各样的农活,“劳动之余,我信手涂鸦,并将反映当时生活的作品《摇船》发表在《浙江工人日报》上,这是我在报刊上发表的处女作。”之后,何永智曾在水利部门工作过,但不久就调回了海宁当车工,“上世纪90年代,我为了挣点外快贴补家用,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踩人力三轮车载客。2005年工厂破产,我下岗了,从此就成了全职三轮车夫。”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何永智已在海宁踩了20多年的人力三轮车。在踩人力三轮车的这些年里,不管面临什么困难,他都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并善于捕捉“电光石火”般的灵感,创作了大量充满生活气息的优秀诗歌,有近百首已刊发在《诗刊》、《星星》、《诗选刊》等大型刊物上,他还获得了全国大小奖项30余个。在浙江省《宣传半月刊》杂志上,他曾作过封底人物。

  首部诗集问世受好评

  在平凡而充满诗意的生活中坚持创作近半个世纪,又有大量诗歌陆续发表并先后获奖,其实早在四五年前,何永智就萌生了出版一部属于自己的诗集的想法。“只是当年,我的女儿还未成家立业,我还没有退休金,靠踩人力三轮车收入不高,家里的经济状况还比较拮据,所以说起出诗集,我老婆不支持!”何永智朴实地笑着说。

  “这两年,我女儿成家了,我也有了退休金,手头也宽裕了,于是我又有了出本诗集了自己一个心愿的想法。”何永智说,为了高质量地出版这部诗集,他在一年前就不断地挑选并完善自己的诗作,“为确保入选作品的质量,我还把这些诗歌放在自己的新浪博客和腾讯博客里,并通过各种渠道与诗友进行交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不断地修改完善。”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断努力下,何永智的首部诗集《往事如歌》最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部诗集收录了何永智历年来创作的134首诗,涉及海宁潮文化、名人文化、乡土民俗、山水风光以及何永智的人生履历、情感生活等。

  在海宁街头,读着何永智的《往事如歌》,同为三轮车夫的俞国强高兴地说,他老早就知道何永智在工作之余坚持写诗,“他很勤劳,工作干得好,诗也写得非常好,表达了我们的心声,诗化了我们的生活,同行都为他自豪呢!”看着何永智的《往事如歌》,海宁斜桥中学退休教师朱江萍也由衷地说:“他踩了20多年人力三轮车,还写了这么多优秀的诗歌,把它们结集留给大家,这就是诗意的生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