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杨新胜:久病床前有孝子(图)
//www.workercn.cn2014-07-25来源: 山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杨新胜(右)和母亲在一起。

  杨新胜(左)和新婚妻子亓晓丽一起给母亲做饭。

  霍侯路侯马收费站收费员杨新胜,整整22年照顾瘫痪母亲。为此他甘愿放弃所有的业余生活和爱好,甚至一再拖延自己的婚事——

  “妈,再翻翻身子,换换药。”霍侯路侯马收费站收费员杨新胜,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母亲做护理。这些天母亲又做了手术刚刚出院。杨新胜说:“早记不清住过多少次院了。”而他这样照顾母亲,已经整整22年了。为了母亲,杨新胜放弃了许多,家、医院、单位“三点一线”的轨迹,几乎是杨新胜这些年来的全部生活。直到今年,已经39岁的杨新胜才刚刚成家。仲夏时节,笔者专程到侯马采访,见到了这位方圆有名的大孝子杨新胜。

  17岁挑起家庭重担

  杨新胜的父母都是闻喜一家服装厂工人,母亲是一名保管员。在他15岁那年,哥哥参军入伍。不久,父亲却突患重病不幸去世。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杨新胜毅然走出高中大门,开始外出打工养家。

  而就在一年多之后,一次意外母亲从楼梯上摔下来,造成多节腰椎骨严重受损,导致下肢瘫痪。“感到像天塌了,心都要碎了。”母亲梁建春几乎一夜之间白了头发,说起当年泪流满面,“无法想像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可苦了孩子啊。”

  得知母亲摔伤的消息,杨新胜第一时间赶回家,“父亲走了,哥哥当兵在外,照顾母亲是我的责任。”

  杨新胜当时没有工作,后来哥哥复员后又长期工作在公安一线,经常执行任务不在家,他便一心扑在母亲身上。母亲住院半年,他就在医院陪半年,出院回到家,他就想尽一切办法照顾好母亲,每天除了给母亲做好术后换药、翻身、按摩等护理,做饭、洗衣、收拾屎尿……为了让母亲吃得好、康复得快,他学会很多厨艺,家常菜都会炒,蒸馒头、擀面条、包包子、饺子、菜盒等面食样样会做。

  在杨新胜家,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母亲床里侧码着高高的花色杂乱的床单和条褥,杨新胜说,每天有二三十条备用,最初的时候都是自己上街扯布、拿针线做的。“收拾屎尿、洗刷床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养娃像养了个闺女,”梁建春说起儿子很是内疚。有一年正月十五母子是在医院过的,晚上煮好的一碗元宵还没吃,母亲闹肚子拉到床上,新胜刚刚收拾一遍,重新热过的元宵还没吃到嘴里,母亲又拉到床上,反复折腾一直到半夜1点多,床单换了10多条。当时天寒地冻,水龙头冻住不能用,院里储水的缸结了厚厚的冰,新胜就用砖头把冰砸开,用冰碴子水把一条条床单洗净。“床单不洗第二天就不能用了。”等把床单洗完,两手冻得通红失去了知觉,再看那元宵时,早已成了黑乎乎的一碗汤……

  跪着帮母亲做康复训练

  杨新胜说,当时母亲的病情十分严重,医生说即使护理好,恐怕也只能活五六年。“我不相信医生的话,我不仅要让妈妈的病好起来,而且还要站起来!”

  为防止母亲下半身肌肉萎缩,杨新胜坚持给母亲做按摩,抻腿、扳脚、推拿这些动作一天要重复无数次,半夜三更也不忘给母亲吃药、换药、翻身。还四处打听偏方,用红花油、散酒等配起来天天给母亲泡脚,定期为母亲洗澡。

  因为腰椎多节严重损伤,母亲躺下坐不起来,坐起来躺不下,要坐起来比登天还难。为让母亲练习起坐,杨新胜在床沿固定了一块结实的挡板,自己跪在后边,让母亲膝盖顶住挡板,身子靠在自己身上,抓住母亲的两只手,一遍一遍地前倾身子推着母亲做前俯后仰,坚持了三四年,母亲终于能稳稳当当地自主起坐了。练习母亲双腿上下运动,自己动手做跷跷板;练习迈步,在家做双杠让母亲抓扶;他还将两只擀面杖绑在母亲脚下,他抓着前后挪。

  经过两年的努力,母亲两脚终于对地面有了感觉,也唤起了杨新胜继续帮母亲练习行走的希望。又经过一年多努力,母亲真的站起来了,“当时还走了十五六步”,杨新胜说起这些格外开心。

  母亲的身体太虚弱,先后两次从轮椅上、床上摔倒在地,造成大腿骨折、胯骨骨折和肾积水,特别是近些年多处生褥疮,每隔一两年就要做一次手术,护理特别难。每次看着伤口里的鲜血直往外流,就像自己心在滴血。“每次出院,换药的纱布一大袋子往回拿,加起来都能堆半屋子,”杨新胜说,“像上蒸锅、煮纱布、消毒,打针、输液、换药,我自己都会。”

  1997年杨新胜参加了工作,2008年进入收费站当了一名收费员,他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业务不通就加班学习,技术不熟就刻苦训练。杨新胜工作特别认真细致,每月业务考核都名列前茅,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收费员。但只要一下班,杨新胜立即骑上摩托车回家,因为家里还有一大堆事要做。“现在轻松多了,哥哥变换了工作,我们两个可以错开值班时间照顾母亲,现在的单位给予了很多照顾,领导和同事们都关心我。”杨新胜说。

  “宁可不娶也不丢下妈”

  母亲患病后常常郁郁寡欢。为了消除这种心里障碍,帮助母亲振作精神,现在每天晚饭后,杨新胜都坚持两小时用轮椅推着母亲到处走走看看,“让母亲散散心,心情愉快了更有利于身体康复。同时也让母亲看看侯马这些年的巨大变化。”杨新胜推着母亲走过许多街道,看过新田广场、车站广场等许多广场,到过紫金园、市民公园等许多游园,还逛过许多市场……

  为了让母亲找回对当年的记忆,杨新胜还专门开车把母亲拉到她曾经工作的工厂,许多老同事拉着梁建春的手异常惊诧。梁建春说:“他们都以为我早死了,不相信我还活着。”一趟工厂之行让她找回了久违的自信。

  “20多年了,我的两腿肌肉都没有太萎缩”,今年64岁的梁建春拍拍自己的双腿说,自己身体康复得不错,而天天闹心的是儿子快40岁了还没有结婚成家,“是我拖累了儿子的终身大事,我想去养老院,儿子都不肯。”

  杨新胜的同事都曾帮他说亲,但都未成功。同事说:“只要人家说把你妈送走咱们就结婚,他扭头就走,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而杨新胜并不后悔,“我唯一的条件就是能接受母亲。宁可不娶也不能丢下妈。”

  好人自有好报。通过大家的牵线,新绛好姑娘亓晓丽被杨新胜的孝老爱亲事迹所感动,今年5月8日,两位新人幸福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梁建春拉着漂亮儿媳妇的手,一个劲地夸她。

  (李培华 文/图)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